1989年,有名年輕的男性馬克,帶著準備好的來福槍走到蒙特婁大學工程學院的教室,他朝天空開了一槍,勒令學生們以生理性別做為區分,男孩子一間教室,女孩子一間教室。隨後,他跟這群女同學說,「我在與女權主義戰鬥,妳們是女性,妳們將成為工程師。妳們是一群女權主義者。我討厭女權主義者。」隨後他依序射擊在教室裡的女學生,最終他槍殺了14名女性,隨後將來福槍對準自己的頭部,開槍自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蒙特婁大屠殺」是談性別平等運動時一個很重要的反挫事件,它描述著女權運動不斷在爭取女性的權利時,忽略掉男性的感受,沒看見男性在性別議題上面的需求,單方面的把男性設定為父權體制下的受益者。馬克單方面的認定自己的受教育權被女性剝奪,沒辦法錄取成為蒙特婁大學的一份子的同時;他卻也受限於男性無法宣洩自我情感,不知如何面對「比不上女性」的挫折,因此使用了最極端的暴力形式-屠殺來呈現自己的情緒。

事件過後,開始有許多人思考男性的位置,究竟男性在女權運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父權體制下的幫兇,社會結構的終極受益者?抑或是女權運動的夥伴,同時也是情感教育下的犧牲者?

女權運動跌一跤

女權運動在爭取平等的過程中,要求的是與男性享有同等的公民權利,如投票權、身體自主權、受教育權……等;距今230年前,荷蘭女性才擁有第一個科學社團,標誌著女性受教育權的啟蒙、1907年芬蘭也才成為歐洲第一個女性擁有投票權的國家。簡而言之,女權運動在這兩個世紀內蓬勃發展,在公民權利上逐漸取得了與男性平等的位置。那男性呢?

兩百年前,男性具有主導地位,女性依附男性的父權社會是人們對於不同性別互動上的期待;男人勇敢睿智,負責賺錢養家活口成為一家之主,女性溫柔婉約,在家相夫教子三從四德成為家裡的賢內助。兩百年後,女性能夠邁出家門參選投票,可以踏進校園與男性一樣享有同等的教育權利,也能成為家裡負責賺錢養家活口的一家之主了。

傳統男性在成長的過程中背負著許多壓力,五子登科、家庭經濟、傳宗接代……等,而這些壓力往往會被社會認為是助力,「你是男孩子,忍一忍就過去了」、「稱過去就是你的」這些話語常常被用來激勵男孩子,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這些壓力都將成為你最好的隊友。

「相對剝奪感」是一種主觀感受。人民總會對世界有所期待,認為有些地位、資源、權利、財富是他們應得的;實際上,他們「認為」可以得到的權利與實際上可以「獲得」的事物是有差距的。自我認知與客觀實際能力的差距,造成人民的失落感與矛盾,這樣的矛盾便是「相對剝奪感」。此種剝奪感愈強烈,集體暴力出現的機會便愈大,人民便愈變得有攻擊性。(Gurr,1970)

相對剝奪感會導致人們使用暴力行動,將Gurr的想法套用在現階段的男性當中,我們看見了成功不再是屬於男性的專屬特權,男性的自我認知與客觀實際能力有了差距,男性壓抑情緒、忍住淚水、背負傳宗接代的壓力已經不能保證為他們帶來成功,除了原有男性的競爭外,更要面對女性增能(Empower)後的爭奪。因此相對剝奪感油然而生,最後則變成了一種暴力行動,在女性爭取平等的過程中重重的跌了一跤。

從反女權運動到性平運動

早在1920年,就有男性開始反對女權運動,1926年在維也納成立的「男性權利聯盟」是第一個男性議題聯盟,其目標是在打擊過度的女性解放行為,包含反對女權運動,禁止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反對男性支付女性離婚後的贍養費與扶養費……等。

這些作為放在今天的性別平等運動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可以看見當時男性的相對剝奪感與失落,導致於一開始的男權運動很「反性別平等」。

直到1970年代,才有了一群親近女性主義的男性,他們認為談性別平等不能只談女性,男性在父權社會當中也遭受到不同的壓迫,這些壓迫是在談女權運動時看不見的議題,像是兵役問題、性侵誣告議題、男性的情感解放……等,都是在談女權運動時看不見的社會議題。

如果女性主義是一條軸線,它啟發了女權運動的發展,也成為現今性別平等運動的基石,隨著時間的進展,女性主義也漸漸影響了男性,讓男性看見自己在社會上的刻板印象,以及社會對男性的性別偏見。

性平運動下的男性

近15年的男性情感團體中,我們看見性別平等教育已逐漸落實在當今的男大學生裡,在男人想想的上一篇當中,我們提到現今的男性跟上個世代的男性,他們比父祖輩更加認同性別平等,但卻也依舊看見社會對男性的期待依然存在,使得他們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困境。

大傑是勵馨服務的一名準爸爸,在太太懷孕待產時,夫妻協商由大傑請育嬰假並且負責產後嬰兒照顧與家務勞動,但每次大傑想要休息喘口氣外出找朋友時,朋友都會以「魯蛇」、「吃軟飯的」來嘲笑大傑,大傑想休息反而被嘲笑,就成為夫妻間每次吵架的原因了⋯

平等協商的親密關係,是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在大傑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見性平運動落實在伴侶的家務分工當中;可惜的是這個社會以及大傑的人際網絡卻不支持他這樣子做。相反的還以傳統性別刻板印象來訕笑、嘲諷大傑,導致夫妻吵架的原因。我們相信,大傑絕對不是個案,他是現今男性在實踐性別平等時最常見到的故事。

丸仔是勵馨男性情感團體最老的男同學,三十歲才讀大一,在經過幾次的團體後,丸仔才說出原來自己出生自醫生世家,自己的弟弟與妹妹在學測時在三年內都順利考上醫科,父親期望大哥能夠成為他們的榜樣,在原本的大學畢業後決定重回考場,但考了七年後才考上醫科⋯⋯期間母親有問他要不要往自己有興趣的方向前進,丸仔淡淡的回了一句「不要,興趣不能當飯吃」⋯⋯

●本文由想想論壇授權刊出

●作者:莊泰富/勵馨基金會教育專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