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在首季出現多檔超購王,但上市後股價卻一落千丈,投機味濃厚,最近上市的毛記葵涌 (1716-HK) 掛牌首日最高見 11.7 元(港元,下同),上市 2 天,股價自高位墜落逾 70%。分析指出,超購王熱炒多屬「明星效應」,欠缺實力,因此股價大起落,下半年新股可聚焦生物科技和大陸科網企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毛記葵涌上市2天,股價自高位回落逾70%。
毛記葵涌上市 2 天,股價自高位回落逾 70%。
剛過去的 3 月份,新股毛記葵涌及賓仕國際 (1705-HK) 均榮登港股有歷史以來的超購王 10 大榜,其中毛記超購以 6288 倍膺榜首,將雄佔榜首多年的 Magnum(2080-HK)(現稱奧克斯國際)推至次位,賓仕則以超購 2600 倍居第 3。

毛記以 1.2 元招股,首日一度升至 11.76 元,是招股價的 8.8 倍,其後以較招股價高 431% 的 6.38 元收市。但經過 2 個交易日後,上周四 (3 月 29 日) 收報 3.48 元,不足招股價 3 倍水平,升幅不足 2 倍,反映投資者追捧短期炒賣。

另外一超購王賓仕國際的股價同樣後繼乏力。其招股價為 1 元,首日掛牌以 298% 升幅收市,報 3.98 元,但股價自第 3 個交易日始回落,於 3 月最後一周的表現,更是連跌 3 個交易日,累計跌幅 12.6%。現價報 2.97 元。

事實上,今年首季過千倍的超購王中,並非每檔都靠業績作為吸金焦點,相反是以名氣作為賣點,如早前的歐化 (1711-HK),年初的希瑪眼科(3309-HK),甚至港姐股彌明生活(8473-HK) 亦錄得 136.5 倍超購。

累計升幅方面,首位是招股時不太起眼的石油類股份金泰豐國際 (8479-HK),招股價 0.5 元,首日僅升 24%,但上周四報 3.1 元,至今已升達 520%。其次按序是希瑪眼科,累計升 244%;賓仕累升 197%,毛記累升 190%,彌明生活累升 92.59%。

《星島日報》引述畢馬威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指出,新股的熱炒大多屬「明星效應」,其股份本身業務不多支持,加上公眾集資額大,在傳媒吹捧下,散戶以借孖展 (融資) 方式認購新股,很容易推高超購倍數。

他認為,新股下一焦點,應是市場期待多時的生物科技公司,惟他預期要到下半年才可上市。短期內,投資者焦點應放在大陸多間傳將來港上市的科網企業。

另外,首季共有 62 檔新股份上市,其中 13 檔為建築相關股份,佔全部數目的 20%。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蔡偉榮表示,由於香港一大支柱為地產行業,令基建業務有實際需求,加上成本每年增加,如地價、人工、物料等均「有升無跌」,令行業有實際的財務和增長支持。他預料,此類新股將持續存在。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