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交媒體 facebook 的用戶個資外洩醜聞鬧得滿城風雨,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英國脫歐公投均牽涉其中,已非單純的用戶資訊洩漏事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拋開政治因素,單從技術層面來說,這次用戶資料洩漏事件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Facebook 既沒有遭遇駭客攻擊,也不是內部員工盜賣資料,問題出現在 Facebook 上的協力廠商應用程式。正如 fb 創辦人佐克伯 (Mark Zuckerberg) 所承認的那樣「Facebook 在使用者資料保護方面犯了錯誤」。

類似的事情並非第一次發生。2007 年,當一款 Facebook 產品過度追蹤使用者資訊後,佐克伯作出了道歉。2010 年,他再次承認 Facebook 存在的隱私問題,並調整了設置。2014 年,Facebook 隱私問題又出現,並且在近日爆發。

事實上,早在 2010 年,時任蘋果 (AAPL-US)CEO 的賈伯斯 (Steven Jobs) 就試圖在隱私問題上警告佐克伯

中新網報導,當時,賈伯斯參加《華爾街日報》舉辦的 AllThingsD 大會,討論隱私的重要性,佐克伯坐在觀眾席中等待接受採訪 。賈伯斯指出,蘋果不會讓開發者決定是否警告用戶,蘋果會使用「彈窗」的方式警告使用者,讓他們知道有應用軟體正在追蹤他們

賈伯斯在接受採訪時說:「或許矽谷有許多人認為我們在隱私問題上的看法真的過時了,但是我們真的擔心這樣的問題。」

很不幸的,佐克伯當時並沒有把賈伯斯的話給聽進去,終於捅出了「劍橋分析」濫用 5000 萬用戶個資這個「大樓子」

Facebook 之所以沒有像蘋果這樣做,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2004 年,佐克伯在哈佛大學創辦了 Facebook。社交網站的崛起,釋放了人類兩個基本需求:一是表現自我,二是與別人建立連接。

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2007 年,Facebook 率先開放平台,把網站使用者和關係資料開放給協力廠商軟體發展者,使協力廠商可以開發在 Facebook 網站運行的應用程式。

這一措施激發了企業和軟體發展者參與建設 Facebook 的熱情,豐富了 Facebook 上的應用程式,從而吸引了更多的用戶,最終把 Facebook 推入了一個良性迴圈的快速增長軌道。

因此,2007 年對 Facebook 是一個關鍵的轉捩點,但是這也為日後接連發生的隱私問題埋下了禍根。

與協力廠商合作分享使用者資料,並不只有 Facebook。360 企業安全研究院院長裴智表示,現在很多機構,特別是互聯網企業,收集了很多使用者資料,為最大化其商業價值,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把資料和協力廠商進行分享。過程中,方式不對,或是沒有安全保護意識,就會造成使用者資訊洩漏。

他說,業內所稱的「廣告聯盟」,很多大型互聯網企業都會有,facebook 其實也不例外。

廣告聯盟」指在用戶在網上搜了什麼,用到另外一個和之前的搜尋引擎沒有任何關係的 app 的時候,剛搜索過的東西也會被以相關廣告推送。

蘋果則是一個例外。該公司 CEO 庫克 (Tim Cook) 說:「如果蘋果把消費者視為自己的產品,利用消費者來創告收人,蘋果可以賺到很多錢,但蘋果並沒有選擇這樣做。」

庫克此一原則,無疑繼承了賈伯斯。當年賈伯斯說:「我們對隱私的看法始終明顯不同於矽谷其他部分同行」。

庫克說:「現在行業到了應該反思的時刻,應該想想下一步該做什麼。」

根據路透社 / 易普索發佈的民意調查顯示,只有 41% 的美國人相信 Facebook 遵守了美國的隱私法,66% 的受訪者表示相信亞馬遜 (AMZN-US),相信 Google(GOOG-US) 和微軟 (MSFT-US) 的民眾分別為 62% 和 60%。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