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都市更新,沒什麼困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三種方式面對都更。第一種,自己來更。第二種,政府來更。第三種,老天爺來更。

身為台灣人,通常都是自己懶,政府閃,老天爺自己來。台灣人通常都是選這條。老天爺都更的效率奇好。

花蓮大震之後,台灣人「循例」又開始關注居住安全。對建築物防災抗震能力憂心忡忡。憂心是對的,但這種憂心的保鮮期大約十五天。等災區搜救工作結束,新聞熱頭一過,這種憂心,很快就被得過且過的天賦所掩蓋。然後,樂天但不知命的台灣人又開始被一堆政治口水和八卦新聞淹沒,不亦樂乎。

中央政府很好混,地方政府更好混。經過「文林苑事件」這種廉價、虛偽的正義表演之後,台灣,尤其台北的都市更新已經動彈不得。再一個月,大家都只會針對年底選舉狂噴口水。「曲突移薪」式的烏鴉嘴再度退燒。

在大過年前,在大災難後,講這種話實在犯忌諱。生者何忍,死者何辜,但就讓我犯一下吧。台灣是個「天災的體驗營」,人類有可能遇到的各種天災,在台灣都有很高比例機會遇到。大災大難裡,難免傷亡。但傷亡如果不能產生亡羊補牢的效果,避免更大規模的悲劇發生,那傷亡就「個別化」了。那純粹成了一鄉一地,一家一姓的悲劇,對這個國家沒有啟發。

死有輕如鴻毛,有重如泰山。在台灣,一直都是鴻毛。

在新聞工作太久,這不算詛咒,這不算唱衰,這種預言是一種事實經驗累積的結果。不要說花蓮這種災難,對花蓮這種地廣人稀,全縣四十萬人口的地方來說,當然是重創。但這個人格規模不過台北、新北一個大區的規模,這種級數的地震如果真的發生在都會區,那才真的叫災難。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的警告講太多遍,多到都失去警告的效果了。大家聽起來事不關己,馬耳東風。坦白講,我認為李鴻源太含蓄了,他說花蓮這種規模、級數、深度的地震如果發生在台北,房屋會倒四千棟。死傷難以估計。但李鴻源一直沒有更正數字,修正說法,因為,三十年以上屋齡的房子,台灣每一季會增加大約3.5萬戶。一年大約14萬。

去年,台灣人的平均餘命剛好來到80歲。今年,台灣房屋的平均壽命剛好達到30歲。這很驚人,現在,全台灣家戶房屋大約854萬戶,其中,將近一半,超過400萬戶的屋齡達到30年,其中,更有大約180萬戶超過40年。人長壽很好,屋子長壽就未必。你住在幾歲的房子裡?這很重要,因為這很可能決定了你能活幾歲。

等老天爺開始推動大規模都更的時候,就知道了。

這種話,對「天龍國」的台北人來說尤其適用。因為老屋最多的就在這裡。30年以上老屋,台北市就占了約70萬戶,新北市也有超過60萬戶。像新興都會區的桃園市,人口年輕,房子也年輕,老屋只有不到30萬戶。人口老,房子通常也老。台北市人口最老,房子也最老,這裡,30歲以下的房子不到三成。

當然,得過且過的心理有些事實基礎。第一、這種地震未必發生在台北。第二、就算發生,老屋也未必就比較危險。第三,就算真的發生,那根本跟世界末日一樣,當末日降臨,大家只有小慘、大慘、特慘的差別,大家都差不多,「相對不幸感」就弱了。

人性都有這種阿Q傾向,只要大家都差不多慘,自己的慘就好過多了。是嗎?

為什麼特別提30年?一、因為老式鋼筋混凝土的預期壽命大約50年。50年,大約就是半衰期。二、市場很現實,超過30年的房子折舊加速,進入中古市場的難度增加。超過40年的產品更少。三、「921」大地震之後,台灣建築法規做過相當幅度修改,這個你應該知道。四、台灣曾經發生過一波輻射屋、海砂屋風暴,這些大約都比較容易出現在30年以上的老屋。

簡單講,30年是個級數。房子到了這年紀,不要說有沒有被內外裝修造成結構破壞,這個年紀就是要檢修、補強。如果車子五年要開始一年一檢,十年要開始一年兩檢,房子為什麼不用?你到底在樂觀什麼。樂觀總要有事實基礎,不能老是對那種「台式盲目樂觀」沾沾自喜。

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講的就是這種「盲目樂觀」。

你一定在想,地震誰猜得到?這個地震過了,能量釋放差不多了,所以,又可以混一陣子了。錯。其實,回頭去看去年(2017)接近年終時的國內外報導,不過2、3個月前,氣象局已經在警告:因為去年地震偏少,所以,2018有發生較大地震的機會。國際的地震專家也預測,2018將是地震年。

快過年了,不想嚇你,就得過且過吧。花蓮強震很強嗎?不。規模不過是6.0。這種級數的地震,台灣一年平均會有3-4次。餘震4.8很強嗎?不。台灣一年規模5的地震平均會有30次。花蓮只是震源深度很淺,再加上地震帶穿過。

天佑台灣?天佑花蓮?天佑XX,這種集氣、祈福的話語,你聽了不會無感,而且有股莫名的煩燥嗎?

2018你會過得很不安心。希望老天爺別把台灣人大規模都更。但老天爺怎麼想?你知道嗎?你一定跟我一樣,不知道。但你怎麼想?老天爺知道。

●作者:唐湘龍/資深新聞工作者、政論節目資深評論員、電台節目主持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