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柯文哲「一口氣」宣布增設20座公共托嬰設施,台北市托嬰中心數量不足等相關話題又再度躍上媒體版面,而新北市政府社會局長更反唇相譏:社會福利不應是「一口氣」做出來的政績,而是要「一直做」,新北市7年前就開始推動托育公共化,共提供3030名收托名額,是北市的2.7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憑心而論,既使把雙北的人口的差距計算進去(新北市397萬 ; 台北市270萬,相差約1.47倍),比例上在托嬰新北市的表現也優於台北市,而這也凸顯出台北市的托嬰能量確實不足的事實,其中又以內湖地區的托嬰需求量最大。

根據台北市社會局統計資料顯示,內湖地區因為移入年輕夫妻多、新生兒人數也較多最為熱門,但內湖托嬰中心現僅可收托四十五人,候補人數卻高達一六九人,候補人數為收托人數的近四倍,是台北市比例相差最懸殊的地區。

事實上,在101年「幼兒教育及照顧法」通過後,「托嬰」與「托幼」的範圍與主管機關已經正式切割。0-2歲嬰幼兒照顧之托育機構為托嬰中心,主管機關是地方政府社會局 ; 3-6歲幼兒照顧之托育機構則稱幼兒園,主管機關是地方政府教育局。理論上在「托嬰」與「托幼」概念上正式切割後,所投入的社會資源應該相當,但現實的狀況卻是由於幼稚園在台灣的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在實務上的推動較為容易,也導致「托嬰」與「托幼」的比例嚴重失衡。

舉例而言,在行政院核定的前瞻計畫中教育部將增辦1,247班(計34,249個名額)的公共化幼兒園,幼兒園的公、私比例提升到四比六 ; 反觀衛福部在托嬰的部分僅增列120所迷你型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計1,440個名額),顯然在中央政府的計畫中,托嬰能量不足仍然是個無解的問題,而地方政府更該在此時擔起該負的責任。

回顧當前台北市托嬰政策除了公辦民營的托嬰中心(大公托)與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小家園)之外,尚有一種稱之為「一條龍」的政策。所謂的「一條龍」即是讓市立國小釋出空間,裡面從0到2歲有托嬰、2到6歲有托幼,接著就可以直接念小學,等於讓小朋友0到12歲都在同一個校區,而筆者認為此方式才是解決托育(托嬰+托幼)數量不足的正解,而這也正是郝龍斌擔任市長以來就開始推動的托育政策之一。

根據統計,當前全北市共有140所市立國小,且由於少子化的原因,許多市立國小都面臨招生不足甚至減班與校舍閒置的狀況,若能將閒置的校舍釋出作為0-6托育的空間,一來能解決政府尋找托育空間不易的難題,二來能對閒置校舍做有效利用,而這是根本解決托育能量不足的方式,期許未來的市長能更加快增加台北市托育能量的腳步,讓台北市的年輕夫婦們敢生、願生。

●作者:游淑慧/郝龍斌辦公室發言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