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俗稱「吊絲仔」,為秋、冬季節十字花科蔬菜之最常見的害蟲;現在正值大宗蔬菜生產季節,小菜蛾的田間族群持續攀升,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邀請國立台灣大學昆蟲系許如君教授,教導北斗鎮農民提早及加強防治,以確保收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蝴小菜蛾俗稱「吊絲仔」為秋、冬季節十字花科蔬菜之最常見的害蟲。(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01.31)

小菜蛾幼蟲會啃食許多種類的栽培蔬菜,農民在田裡栽種的甘藍菜、花椰菜、蘿蔔、包心白菜等植物上,經常能見牠們的蹤影;為解決這個問題,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北斗鎮農會31日辦理防治甘藍吊絲蟲減農藥又有效的抗藥性管理策略觀摩會,吸引百餘位菜農到場。

▲蝴蝶在高麗菜上不是採蜜、授粉,而是在產卵。(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01.31)

北斗鎮農會總幹事張桂連表示,全台種植高麗菜面積約800公頃,其中以北斗鎮最多有30公頃以上;小菜蛾為小型褐色蛾類,卵產於葉背,孵化之幼蟲由葉背取食而殘留上表皮,造成心葉及葉片上點點破洞。幼蟲生性「活潑」,受驚動時常吐絲下垂,所以被農民稱為「吊絲仔」,老熟幼蟲在葉背結疏繭化蛹。小菜蛾對化學藥劑易產生抗藥性,以致農民認為防治效果不佳。

▲農民有效運用「防蟲」策略,不僅節省用藥成本,也讓高麗菜達到無農藥殘留。(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01.31)

張桂連說,在蔬菜產區的小菜蛾非常猖獗,又對多種用藥產生抗藥性,因此,農民針對吊絲蟲的防治多採用多種殺蟲劑 (2至4種) 混用的雞尾酒法施用;每周施用一次甚或更短,使得甘藍每分地需3,500到5,000元的農藥成本。

▲國立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許如君,教導北斗鎮農民要提早及加強防治。(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01.31)

許如君針對甘藍小菜蛾的防治設計出雙窗口抗藥性管理策略,讓農民每次施藥只選擇一種有效的殺蟲劑,每周僅施藥一次,依照不同的安全採收期給予不同的藥劑輪替建議,經過抗藥性管理策略用藥,採收的甘藍進行農藥殘留檢驗亦有機會達到ND等級的零殘留。

▲北斗鎮農會31日辦理防治甘藍吊絲蟲減農藥又有效的抗藥性管理策略觀摩會,吸引百餘為菜農到場。(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01.31)

北斗鎮農會蔬菜產銷班班員洪文堅表示,接受專家的建議,輪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之藥劑,減緩小菜蛾產生抗藥性,及維持藥效,同時注意田間衛生,清除殘株、雜草及其他寄主,減少成蟲棲息處,不僅讓他用藥成本大幅節省,也讓高麗菜達到無農藥殘留,防治甘藍小菜蛾抗藥性管理策略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