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用評等公司22日表示,在總體經濟狀況逐漸回升及國內銀行充裕的流動性支持之下,台灣的信用結構可望在2018年期間緩步改善。但新台幣匯率波動加大與升值,損及像電子製造業等出口占比明顯較大的企業獲利與收益表現,所幸絕大部分台灣企業匯率風險仍在可管理範圍,倒是金融業尤其壽險業資本水準相對較弱,其面對的外匯曝險程度也較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信評今日發布「2018 台灣信用展望:全球經濟逐步走強支持國內信用結構普遍提升」報告指出,雖然存在不同的經濟與政治風險,台灣的信用狀況將會延續2017年下半年已出現的改善趨勢而持續向上提升,只是仍存在一些風險因素,包括匯率的波動與利息成本的增加、來自中國大陸科技供應鏈日益激烈的競爭、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及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政治關係停滯等。

中華信評信用分析師周怡華表示,雖然2017年台灣企業的借款水準已有降低且現金流量產生能力有所增強,中華信評預期2018年台灣企業面臨的獲利能力與現金流量轉弱風險仍較其它部門略高。

不過,中華信評認為,儘管持續面臨匯率及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以及來自中國大陸科技供應鏈日益激烈的競爭等風險的挑戰,台灣企業大多具備足以因應其信用結構可能出現的轉弱情況的財務實力。經由節制資本支出以及採取審慎的資本政策,大多數企業帳上均握有大致較高的現金部位,同時亦能因為目前台灣銀行業充裕的流動性而受惠,並進而使其現金流量免於因為匯率與大宗商品價格小幅波動而轉弱。

此外,在川普政府採取保護主義貿易政策下, 中華信評觀察到新台幣匯率過去1年來的波動加大與升值趨勢,也損及了像是電子製造業等出口占比明顯較大的發行體的獲利與收益表現,但中華信評認為,絕大部分台灣企業來自匯率波動的整體風險仍在可管理的範圍內。

金融服務業也同樣面對外匯風險以及本身面臨的其它風險,包括逐漸升高的治理與法遵成本。然而, 台灣大部分受評銀行的資本水準均介於允當至強健等級,足可使其面對此一問題,但壽險業者的資本水準則相對較弱,且其面對的外匯曝險程度亦較高。

周怡華表示,中華信評認為大部分台灣銀行業者均具備充裕的資本水準,足以協助其吸收2018年在法遵與授信方面可能增加的成本。相反的,中等程度的外匯波動性,就有可能引發中華信評對無法形成並執行審慎資本政策與有紀律的外匯避險機制的壽險公司採取負向評等行動。至於資產證券化評等與固定收益基金投資組合的信用品質,中華信評預估,今年應該可以保持在相當穩定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