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北投區17日午後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所幸最後是虛驚一場,沒有造成重大傷亡,但只要一出現大地震,台灣老屋多以及都市更新問題就會被翻出來檢視,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屋齡30年以上老屋有384萬戶,10年後將增加到596.9萬戶,20年後更會到739.7萬戶,可見都更有龐大潛在需求,即便蔡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與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可是效果好像都不盡理想,距離預期的遍地開花還很遠不說,想要達到政府期待的帶動國家產能,豈是「知易行難」四個字而已。
關於老屋改建或是更新的種種,立意良善無庸置疑,推不動,說穿了都是錢。
關於錢的第一個層次是,參與更新或是重建,到底該花多少錢?
多年來,都市更新、老屋重建等政策,因為已經習慣使用容積獎勵做為資金缺口的填補,加上房價處於上升段,催逼出許多中小地主對土地利得的無限想像,也自然會把這事情當作人生最大一搏,自然讓這一切陷入難以執行的僵局。
在日本,民眾多少體認都市更新並非全部免費,而是該自己掏錢出來共同實施,或是透過募資、發行REITS的做法,取得更新所需費用,換言之,在過程中,土地、規畫與施工的價值應該透明且具公信力,在相互找補的過程中,民眾才會有都更並非完全靠政府或是實施者的免費午餐,而是具有「使用者付費」精神的商業行為,這其中誰有權力和公信力為定價說了算,這事情政府是該有肩膀給個說法的。
既然講到錢,第二個層次是,如果沒錢參與都更或是老屋翻修,甚至於改建後無法負擔管理費、房屋稅等暴增居住成本的人,要如何安置?
對於很多私地主而言,說捨不得離開老家者有之,說利益分配不均者有之。這其中,一定有這麼一群人,滿心期待住進新家,實際上卻負擔不起,左右盡是相處數十載的老鄰居,住不起的困窘,怎麼說,在面子上總要為自己找台階下,自然造成推動上的困難。在需要地主出資的危險老舊建築重建將會最直接面臨這類問題,以目前市中心區屋主平均年齡普遍高的狀況下,必然不乏退休沒有收入的屋主,這些人是否願意在屆齡退休後,再借出一筆大錢來讓後半輩子住得舒服,答案似乎不言可喻。
類似的問題在六本木的經驗中,是採取權利變換方式加上社會住宅的提供做為解套,當然這其中不乏因為區域更新後生活水準提高,無力負擔只有搬遷離去的個案。在台灣,面子為重的文化下,難保衍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亂子,或許也可以思考更適合本土,合情合理的其他解方,而這部分也能夠為緊張關係獲得舒緩。
除了錢,另一個糾纏是,台灣近幾年個人利益無限上綱,大於公共利益的論述,更是推動都市更新的一大阻礙,如何依法行政,不再依情行政,凡事都訴諸於民粹,這必然是一條漫漫長路。
說到底,人人都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道理,偏偏只要談到房子舊翻新,大夥就覺得不只要白吃,還要吃到飽,到底從何時變成如此,箇中點滴著實讓人玩味。
當大夥在爭能分多少錢,或是爭多少公理正義與對房子的感情牽絆時,誰會想到天地無情,哪一日來了個措手不及,萬千人命說沒了就沒了。
到那時候,爭破頭要再多錢和再多正義都沒有用了吧。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錢的第一個層次是,參與更新或是重建,到底該花多少錢?
多年來,都市更新、老屋重建等政策,因為已經習慣使用容積獎勵做為資金缺口的填補,加上房價處於上升段,催逼出許多中小地主對土地利得的無限想像,也自然會把這事情當作人生最大一搏,自然讓這一切陷入難以執行的僵局。
在日本,民眾多少體認都市更新並非全部免費,而是該自己掏錢出來共同實施,或是透過募資、發行REITS的做法,取得更新所需費用,換言之,在過程中,土地、規畫與施工的價值應該透明且具公信力,在相互找補的過程中,民眾才會有都更並非完全靠政府或是實施者的免費午餐,而是具有「使用者付費」精神的商業行為,這其中誰有權力和公信力為定價說了算,這事情政府是該有肩膀給個說法的。
既然講到錢,第二個層次是,如果沒錢參與都更或是老屋翻修,甚至於改建後無法負擔管理費、房屋稅等暴增居住成本的人,要如何安置?
對於很多私地主而言,說捨不得離開老家者有之,說利益分配不均者有之。這其中,一定有這麼一群人,滿心期待住進新家,實際上卻負擔不起,左右盡是相處數十載的老鄰居,住不起的困窘,怎麼說,在面子上總要為自己找台階下,自然造成推動上的困難。在需要地主出資的危險老舊建築重建將會最直接面臨這類問題,以目前市中心區屋主平均年齡普遍高的狀況下,必然不乏退休沒有收入的屋主,這些人是否願意在屆齡退休後,再借出一筆大錢來讓後半輩子住得舒服,答案似乎不言可喻。
類似的問題在六本木的經驗中,是採取權利變換方式加上社會住宅的提供做為解套,當然這其中不乏因為區域更新後生活水準提高,無力負擔只有搬遷離去的個案。在台灣,面子為重的文化下,難保衍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亂子,或許也可以思考更適合本土,合情合理的其他解方,而這部分也能夠為緊張關係獲得舒緩。
除了錢,另一個糾纏是,台灣近幾年個人利益無限上綱,大於公共利益的論述,更是推動都市更新的一大阻礙,如何依法行政,不再依情行政,凡事都訴諸於民粹,這必然是一條漫漫長路。
說到底,人人都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道理,偏偏只要談到房子舊翻新,大夥就覺得不只要白吃,還要吃到飽,到底從何時變成如此,箇中點滴著實讓人玩味。
當大夥在爭能分多少錢,或是爭多少公理正義與對房子的感情牽絆時,誰會想到天地無情,哪一日來了個措手不及,萬千人命說沒了就沒了。
到那時候,爭破頭要再多錢和再多正義都沒有用了吧。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