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眾都知道,南台灣高雄在日治時期是戰略方面的要塞,而高雄地區也有不少日軍戰時遺址,比如左營舊城震洋特攻隊遺址、左營半屏山地下水庫、高雄林園清水巖二戰軍事遺址、小崗山天人洞神祕坑道、柴山格納豪隧道、柴山沿岸自湧泉及壽山四口爐灶等。2002年10月間,高市府新工處在半屏山翠華路及菜公路,進行左營三鐵車站聯外道路施工時,意外發現多條古隧道,引起文史人士及學者重視,紛紛前往探勘與研究,並呼籲列為文化資產妥善保存。
▲民國70幾年駐軍撤退後,少部分知情民眾,相傳山洞內有日軍埋藏的「寶藏」,進入挖掘尋寶,但無所獲。(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二戰末期六燃廠區(中油前身)從1944年10月以後,連續受到空襲轟炸,廠房幾乎全燬,有一部份生產設備「疏開」到半屏山西南邊,並徵調左楠地區的壯丁開挖石灰岩,設置疏散「洞窟工廠」。(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十幾年來,古隧道沒人管理逐漸荒廢,隨著後勁中油廠房的拆除,與中油歷史(日治時期稱第六海軍燃料廠)有關的半屏山洞窟工廠,再度引起探勘熱潮。《NOWnews今日新聞》記者與軍事遺址探勘小組及文史工作者,一同深入直擊,近期進入編號「南022-10」的坑道內,發現有人在裏面養狗、甚至搭帳蓬挖寶,隧道內被挖得坑坑洞洞,呼籲相關單位應儘速管理。
▲古隧道引起文史人士及學者重視,紛紛前往探勘與研究。以過去的工程技術與軍事戰略角度而言,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不只是臺灣一個重要的坑道遺址,也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期盼在完善規畫後開放,相信一來,也能帶動周邊觀光與文史教育,意義非凡。(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半屏山洞窟工廠原來共有三組10條隧道,目前剩下兩條主隧道與兩條聯通支隧道。(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半屏山洞窟工廠就在「左營三鐵公路轉運站」與「建台水泥高鐵左營站重劃區」旁邊,極具發展潛力。包括台灣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市文化愛河協會、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協會等團體,都曾經連署呼籲政府重視半屏山隧道群的保存與管理工作,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的再度探勘,希望洞窟工廠的議題能再度受到重視。(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表示,二戰末期六燃廠區(中油前身)從1944年10月以後,連續受到空襲轟炸,廠房幾乎全燬,有一部份生產設備「疏開」到半屏山西南邊,並征調左楠地區的壯丁開挖石灰岩,設置疏散「洞窟工廠」。光復後,半屏山仍是軍事要塞管制區,這些洞窟派有軍隊看守,一般老百姓無法靠近。民國70幾年駐軍撤退後,少部份知情民眾,相傳山洞內有日軍埋藏的「寶藏」,進入挖掘尋寶,但無所獲。直到2002年10月聯外道路開闢時,挖到山洞,這些日治時期的神秘洞窟,60年後才正式曝光。
▲近期進入編號「南022-10」的坑道內,發現有人在裏面養狗、甚至搭帳蓬挖寶,隧道內被挖得坑坑洞洞,呼籲相關單位應儘速管理。(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氧氣工場」剩下的這兩條主隧道,目前入口已封閉,但遺蹟最為豐富,裏面有多個水泥機台,溝槽式鍋爐臺座、耐火磚弧型煙道,排煙豎井,其中排煙豎井構造宏偉,直通山頂,高約10公尺,井壁以耐火磚砌成,耐火磚上面印有星標及TYK標誌,磚側之塞格錐號(SEGER CONE NO)有S-5a,SK-30,SK-32,SK-34 等。據退休中油工程師胡巨川研究,SK-34 之平均熔點高達攝氏1750 度。溝槽式鍋爐連接排煙豎井,上面的鍋爐設備已被拆卸,水泥臺有碳黑燒灼痕跡,顯示這組生產設備有試車過。
▲2002年10月間,高市府新工處在半屏山翠華路及菜公路,進行左營三鐵車站聯外道路施工時,意外發現多條古隧道,引起文史人士及學者重視,紛紛前往探勘與研究。(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郭吉清表示,目前位於半屏山後巷的另一組洞窟工廠,據研究是「潤滑油製造工場」,民國70幾年駐軍撤退後,曾有居民進住,後來被林務局屏東管理處拆除。三條主隧道、兩條聯通支隧道都沒有遭破壞,是目前保持最完整的洞窟,裏面留有多個鍋爐水泥臺座,印有星標及TYK標誌的耐火磚,主隧道頂端的煙囪口被水泥封住。洞窟頂端出現有鐘乳石結晶,且發現有大形金線蛙,數量極多。
▲郭吉清表示,半屏山洞窟工廠原來共有三組10條隧道,每條隧道長約60公尺,高約5公尺寬6公尺,卡車可以進入,每組洞窟工廠有三條主隧道、兩條聯通支隧道,約是個井字形。最南端的一組洞窟,據研究是「氧氣工場」,有一條主隧道,道路施工時已被挖除,裏面發現有一條600mm的鑄鐵水管,兩座碉堡及一座空氣井被夷平,目前剩下兩條主隧道與兩條聯通支隧道。(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民國70幾年駐軍撤退後,少部份知情民眾,相傳山洞內有日軍埋藏的「寶藏」。(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半屏山後巷最北端目前仍有四個洞窟入口,因被鐵門封閉,無法進入探勘,但從洞口觀察,規模與尺寸似乎沒有「氧氣工場」與「潤滑油製造工場」那麼大。郭吉清表示,根據六燃文獻記載:為預防萬一,決定再設置小型第四原油蒸餾工廠,由山田技術大尉指揮建造,但到戰爭中止尚未完成。判斷這四個洞窟是未完成的「小型第四原油蒸餾工廠」。
▲《NOWnews今日新聞》記者與軍事遺址探勘小組及文史工作者,一同深入直擊。(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以過去的工程技術與軍事戰略角度而言,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不只是臺灣一個重要的坑道遺址,也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期盼在完善規畫後開放,相信一來,也能帶動周邊觀光與文史教育,意義非凡。
▲目前位於半屏山後巷的另一組洞窟工廠,據研究是「潤滑油製造工場」。(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戰末期六燃廠區(中油前身)從1944年10月以後,連續受到空襲轟炸,廠房幾乎全燬,有一部份生產設備「疏開」到半屏山西南邊,並徵調左楠地區的壯丁開挖石灰岩,設置疏散「洞窟工廠」。(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十幾年來,古隧道沒人管理逐漸荒廢,隨著後勁中油廠房的拆除,與中油歷史(日治時期稱第六海軍燃料廠)有關的半屏山洞窟工廠,再度引起探勘熱潮。《NOWnews今日新聞》記者與軍事遺址探勘小組及文史工作者,一同深入直擊,近期進入編號「南022-10」的坑道內,發現有人在裏面養狗、甚至搭帳蓬挖寶,隧道內被挖得坑坑洞洞,呼籲相關單位應儘速管理。
▲古隧道引起文史人士及學者重視,紛紛前往探勘與研究。以過去的工程技術與軍事戰略角度而言,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不只是臺灣一個重要的坑道遺址,也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期盼在完善規畫後開放,相信一來,也能帶動周邊觀光與文史教育,意義非凡。(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半屏山洞窟工廠原來共有三組10條隧道,目前剩下兩條主隧道與兩條聯通支隧道。(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半屏山洞窟工廠就在「左營三鐵公路轉運站」與「建台水泥高鐵左營站重劃區」旁邊,極具發展潛力。包括台灣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市文化愛河協會、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協會等團體,都曾經連署呼籲政府重視半屏山隧道群的保存與管理工作,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的再度探勘,希望洞窟工廠的議題能再度受到重視。(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表示,二戰末期六燃廠區(中油前身)從1944年10月以後,連續受到空襲轟炸,廠房幾乎全燬,有一部份生產設備「疏開」到半屏山西南邊,並征調左楠地區的壯丁開挖石灰岩,設置疏散「洞窟工廠」。光復後,半屏山仍是軍事要塞管制區,這些洞窟派有軍隊看守,一般老百姓無法靠近。民國70幾年駐軍撤退後,少部份知情民眾,相傳山洞內有日軍埋藏的「寶藏」,進入挖掘尋寶,但無所獲。直到2002年10月聯外道路開闢時,挖到山洞,這些日治時期的神秘洞窟,60年後才正式曝光。
▲近期進入編號「南022-10」的坑道內,發現有人在裏面養狗、甚至搭帳蓬挖寶,隧道內被挖得坑坑洞洞,呼籲相關單位應儘速管理。(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氧氣工場」剩下的這兩條主隧道,目前入口已封閉,但遺蹟最為豐富,裏面有多個水泥機台,溝槽式鍋爐臺座、耐火磚弧型煙道,排煙豎井,其中排煙豎井構造宏偉,直通山頂,高約10公尺,井壁以耐火磚砌成,耐火磚上面印有星標及TYK標誌,磚側之塞格錐號(SEGER CONE NO)有S-5a,SK-30,SK-32,SK-34 等。據退休中油工程師胡巨川研究,SK-34 之平均熔點高達攝氏1750 度。溝槽式鍋爐連接排煙豎井,上面的鍋爐設備已被拆卸,水泥臺有碳黑燒灼痕跡,顯示這組生產設備有試車過。
▲2002年10月間,高市府新工處在半屏山翠華路及菜公路,進行左營三鐵車站聯外道路施工時,意外發現多條古隧道,引起文史人士及學者重視,紛紛前往探勘與研究。(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郭吉清表示,目前位於半屏山後巷的另一組洞窟工廠,據研究是「潤滑油製造工場」,民國70幾年駐軍撤退後,曾有居民進住,後來被林務局屏東管理處拆除。三條主隧道、兩條聯通支隧道都沒有遭破壞,是目前保持最完整的洞窟,裏面留有多個鍋爐水泥臺座,印有星標及TYK標誌的耐火磚,主隧道頂端的煙囪口被水泥封住。洞窟頂端出現有鐘乳石結晶,且發現有大形金線蛙,數量極多。
▲郭吉清表示,半屏山洞窟工廠原來共有三組10條隧道,每條隧道長約60公尺,高約5公尺寬6公尺,卡車可以進入,每組洞窟工廠有三條主隧道、兩條聯通支隧道,約是個井字形。最南端的一組洞窟,據研究是「氧氣工場」,有一條主隧道,道路施工時已被挖除,裏面發現有一條600mm的鑄鐵水管,兩座碉堡及一座空氣井被夷平,目前剩下兩條主隧道與兩條聯通支隧道。(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民國70幾年駐軍撤退後,少部份知情民眾,相傳山洞內有日軍埋藏的「寶藏」。(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
半屏山後巷最北端目前仍有四個洞窟入口,因被鐵門封閉,無法進入探勘,但從洞口觀察,規模與尺寸似乎沒有「氧氣工場」與「潤滑油製造工場」那麼大。郭吉清表示,根據六燃文獻記載:為預防萬一,決定再設置小型第四原油蒸餾工廠,由山田技術大尉指揮建造,但到戰爭中止尚未完成。判斷這四個洞窟是未完成的「小型第四原油蒸餾工廠」。
▲《NOWnews今日新聞》記者與軍事遺址探勘小組及文史工作者,一同深入直擊。(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08)
以過去的工程技術與軍事戰略角度而言,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不只是臺灣一個重要的坑道遺址,也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期盼在完善規畫後開放,相信一來,也能帶動周邊觀光與文史教育,意義非凡。
▲目前位於半屏山後巷的另一組洞窟工廠,據研究是「潤滑油製造工場」。(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