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退之:水權統整水利會資產公共化不變

中央社 生活 / NOWnews
中央社 生活 / NOWnews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6日電)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在各報刊登聲明,反對改制,並不排除發動抗爭。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說,水權一元化、資產公共化服務農民決策不變,呼籲各界檢視都會型水利會角色的轉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今天在各大報刊文「農委會強行推動農田水利會改制,瑠公水利會籲請政府懸崖勒馬」,堅持反對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也宣告不排除發動抗爭。

李退之表示,農委會改制水利會的原則,即水權一元化,整個水利會資產公共化,以此提供所有農民服務,這是一定會堅持的原則。

他並說,刊文指稱的狀況已經反複說明過很多次,其實從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乃至今天,在日據時代也曾透過「水利組合」或是日本政府有過多次架構作為,這些都有歷史文件可以證明,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的財產早就已經是當時的政府的,並執行灌溉服務,所有農民也享受近百年的灌溉服務,這是無庸置疑的。

他還說,近年來的水租,即會費,也由政府全額補貼,近幾年的硬體修繕也是政府編預算支付,確實是用全體納稅人的預算經費貼補水利會運作,證明水利會的資產必須跟水權運用一起做整體服務。

對於目前都會型水利會不贊成改制,鄉村型水利會較贊成,加上反對的水利會在運釀發動抗爭。李退之引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指出,資產發展確實有都會跟鄉村的不同,地產經過重劃或都市化漲價的部分,應有相當部分回歸公共化來服務社會層面。

他說,都會型水利會享受都會化成果,目前幾乎、大概沒什麼灌溉的服務對象,會員人數是少的,絕大部分也不是從事農務的農民;有那麼多資產,卻服務相對不見得是從事農務的農民,也應讓各界討論一下這樣的角色,以及各種不同類型水利會在台灣發展過程中的角色。106122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