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全台乾癬患者調查顯示,台灣地區約有6萬人深受乾癬所苦。乾癬的致病因子,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與個人遺傳、自體免疫功能異常有關,也可能與外在的氣候變化、壓力等產生關聯性。這種自體免疫異常的慢性皮膚病,時常反覆發作,可能出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發病時皮膚出現又紅又癢又脫屑的癬斑是典型症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福特中醫大學教授葉金隆醫師致力於乾癬治療研究近半世紀,他指出傳統中醫治療乾癬,常以涼血解毒、清熱除濕、排毒化瘀為主,這種療法雖然符合中醫對症下藥的法則,但它的效用只局限於體質調整,並沒有對乾癬發病的主因作任何治療,皮膚上的癬斑只是乾癬的症狀,而體內免疫系統紊亂才是乾癬的真正病源。

葉金隆表示,目前不論中西醫,幾乎所有的療法只限於治療皮膚症狀,症狀療法固然能讓皮膚上的癬斑迅速消退,但完全無助於乾癬病源的消除,因此這種只壓抑症狀忽略病源的鋸箭式療法,終究只有短期療效,皮膚上的癬斑很快就會捲土重來,以致患者終生都無法從復發的溜溜球效應中脫困。

家住員林的呂小姐原本的皮虜纖細光滑,不料19歲時在一場車禍後一個多月,全身冒出大大小小的紅斑塊,在皮膚科診所連續治療5、6年,雖然消退很快,卻履退履發,且越發越多盡管改為中醫治療,藥方皆是以清熱除濕、排毒解毒為主,但只能略為減輕發作,癬斑毫無退去的跡象,後來更進一步擴散到髮際、前額一帶。

中醫師葉金隆說,細菌、黴菌引起的皮膚病,症狀和病源都在皮膚上,只要治療皮膚就能痊癒,而乾癬卻完全不一樣,它的症狀雖然表現在皮膚上,但它的病源卻深藏在體內。如果不治療病源,即使皮膚上的癬斑退得一乾二淨,那也只是曇花一現,如同斬草不除根一樣,春風吹又生。呂小姐以往的療法只針對皮膚表面的症狀改善,並無根除乾癬病源的功效,在病源持續肆虐之下,期望不再復發無異緣木求魚。因此,葉金隆認為,如果決心要擺脫乾癬,就只有重新選擇直攻病源的療法才可能達成。

葉金隆提醒,「乾癬病源的本尊不在皮膚上,而在體內」,若能直接針對病源釜底抽薪,才能幫助癬友掙脫反復發作的漩渦。當然,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如適度曬太陽、少喝酒、減壓、減重等,也有助於治療期間病情的穩定,在選對正確療法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雙重配合之下,相信脫離「癬」境之日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