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 2016 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 99.3 萬元,若扣除基本生活開銷、房租、貼補家用、自我進修、儲蓄等花費,剩餘能運用的資金並不多,尤其雙薪家庭易因預算有限,忽略風險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壽險業提醒,並非靠大筆金錢才能為自己及家人提前規畫人生風險,只要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小錢一樣可以擁有大保障」,並可參考「蓋房子」原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壽險業者就指出,台灣民眾在購買保險時,不只壽險保障額度偏低,就連最基本的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保障額度也普遍不足,為了治療家人的病,不乏籌措醫藥費,導致經濟陷入困境更時有所聞,可謂是「保障用時方恨少」,這也顯示一般民眾在投保時,對於自身需求及各類險種到底該買多少保額,仍沒有清楚具體的概念。

因此,元大人壽建議,可藉由適時檢視自身保險保障缺口,考慮購買保費相對較為便宜的定期壽險,一方面可撙節消費支出,一方面可滿足民眾較高保險保障的需求,有些定期壽險除有「低保費建構高保障」的特色,並可因應人生不同階段所面臨的風險需求,提供保險金額增加的選擇權,要保人可於保單每屆滿第5續保周年、結婚、子女出生或配偶身故後的第一個契約續保周年日,申請增加一定額度的保險金額,讓保障升級更周全。

此外,保險規畫要及時,業者表示,民眾也可透過網路平台銷售的1年定期保單,比一般實體通路所銷售的商品來得便宜,對於初入社會工作年輕人或剛成家的小家庭,算是一項「小確幸」,並在進行保險規畫的同時,可參考「蓋房子」原則,先以保費較低的基本型保障商品打好基礎,再隨著自己及家庭未來的財務及需求慢慢提高保障,一步步的為自己與家人打造最合適且完整的保障防護網。

康健人壽產品開發與策略部副總經理唐家舜也指出,像是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很容易因為沒有預算或自恃身體好而不買保險,卻忽略了保險的主要功能就是保障自己無法負擔的風險,特別是疾病或意外造成收入中斷可能為自己與父母家人帶來的經濟負擔,因此,建議可以先購買足額定期保險,再視個人預算增加終身型或還本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