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吃太多砂糖,對身體有害」的論文,因為美國糖業界施壓,拖了50年都沒有被公開,國際生物學期刊《PLoS Biology》周二(21日)公布整個過程並痛批糖類業者為自保利益,欺騙消費者,甚至隱瞞對他們不利的研究,影響民眾健康,十分沒良心。
1960年代開始,就開始有論文指出,比起碳水化合物的澱粉,糖對心臟更有害。1968年「糖類研究財團」出資委託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實驗白老鼠調查。結果發現白老鼠在攝取蔗糖(砂糖的主成份)後,不但出現動脈硬化、體內誘發膀胱癌的酵素也變多,還會因腸內細菌代謝,產生膽固醇及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
但之後「糖類研究財團」卻中斷金援,甚至暗示只要有關「糖類有害」的研究,都要將其學術價值貶為零。對此,美國糖業協會否認隱瞞,反批加州大學「用五十年前的推測與假設,自己得出結論」,並強調是因為研究超過預算和期限,才決定斷絕資金。
去年澳洲昆士蘭大學(Australia's Queensland University )最新的研究也發現,反覆吃糖所帶來的愉悅感,效果就像濫用尼古丁,「吃糖甚至比吸毒還來的容易上癮。」為了帶來更高的愉悅感,不停得吃進更多糖分,導致皮膚老化、肥胖誘發疾病。
▲糖類不僅有害人體,更容易上癮,難以戒斷。尤其台灣人喜歡喝手搖杯,以為自己不常吃甜食,卻在不知不覺中「喝」下很多糖分。(圖/記者朱家彥攝影,2015.4.2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之後「糖類研究財團」卻中斷金援,甚至暗示只要有關「糖類有害」的研究,都要將其學術價值貶為零。對此,美國糖業協會否認隱瞞,反批加州大學「用五十年前的推測與假設,自己得出結論」,並強調是因為研究超過預算和期限,才決定斷絕資金。
去年澳洲昆士蘭大學(Australia's Queensland University )最新的研究也發現,反覆吃糖所帶來的愉悅感,效果就像濫用尼古丁,「吃糖甚至比吸毒還來的容易上癮。」為了帶來更高的愉悅感,不停得吃進更多糖分,導致皮膚老化、肥胖誘發疾病。
▲糖類不僅有害人體,更容易上癮,難以戒斷。尤其台灣人喜歡喝手搖杯,以為自己不常吃甜食,卻在不知不覺中「喝」下很多糖分。(圖/記者朱家彥攝影,201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