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迷信名醫,名醫的病人往往特別多;但是,病人多,就代表是名醫嗎?答案是不見得。而且,有名的「名」醫,未必是仁心仁術的「明」醫,病人要看病,找對醫生比找名醫重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在大醫院服務超過20年的退休醫院公關就說,身為醫院公關,常常受託掛號,病人或家屬經常一味往所謂名醫診間衝,結果是該醫師診間門庭若市,由於看診時間場地受限,院方及醫師會進行限號,造成掛號櫃檯一號難求,而當掛號櫃檯現場號碼額滿後,求醫若渴的心理因素驅使下,病人或家屬就開始進行特有的關係活動;身為醫院公關,就開始不停接到這類拜託掛號的需求。

病人多,到底是怎麼造成的?這名退休公關歸納出7個原因:

1.看診效率:這分為醫師本身問題及硬體或資訊技術問題,先撇開非醫師的問題,單純談論醫師行為。醫師在診間的工作就是望聞問切,當醫師問診作完這些工作,豋載病歷工作也完成時,理論上應該是緊接著下一位求診的病人,但有些醫師可能太累,每看完一位病人就休息一下,忘情於手機,試圖為病人線上求診問答,這麼一問一答,每看一位就看個10分鐘,再接著看下一號;如此一來,診間外就會坐滿求診病人,病人往往誤解為醫師很有品質、很有耐心地看診。

2.戰線拉長:所謂戰線拉長就是不停與病人進行接觸戰。到醫院看診大部份是一週來一次或二週來一次,但某些醫師會企圖向病人解釋需要多觀察而縮短看診間隔,變成3天來一次,增加看診頻率。最常見的作法是理應幫病人開3個月連續處方的,更改為2個月或1個月,結果醫院門診量暴增,院方賺到掛號費,醫師賺到診察費,還贏得病人覺得醫師對病人好關心。

3.回流病人:上述是行政技術性問題,這點探討的醫療技術性問題。簡單來講,醫師看不好、開不好,病人無法得到階段性改善,例如外科病人被要求一開再開,一痛再痛,一直反覆進入門診住院輪迴。但由於資訊不對等的不平等條件,加上醫師很有耐心地跟病人解釋惡化的原因,病人只好落入無限輪迴,造成最壞的結果,可能要進行大型手術。

4.媒體效應:當媒體生態改變,新聞廣告化,也有部分受託於公關行銷,也就是造神及洗腦運動;院方把醫師作成廣編文宣不停放送,就算原本是沉默螺旋,久了也會跳出來讚嘆SEAFOOD感恩SEAFOOD。

5.家大業大:有些醫師因為家大業大或認識的人多,有時整間公司的人會搬過來就診。這裡有一個很特別的盲點,通常出現在內科系,也就是提供所謂的健保規定之簡易健康檢查;其實醫師多關心一般病人的健康,多主動提供給病人需要的檢查,是值得肯定的行為,但一定要符合健保規定,病人若未前來就診(委託書除外)或虛構某些適應症就施行檢查甚或開藥,恐怕會有問題。

6.善用資源:有些醫師很會作球給病人,但問題是資源從哪來?幾乎都是要花錢的。資源這問題有點複雜,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重點是可以分配到醫師可自行掌控的手中,才稱之為資源。

這名看盡醫院百態的公關舉了兩個例子:第一、醫師為了給病人加油打氣且關心其病情,尤其在術後住院及回診期間,醫師一句勉勵的話加一瓶「白XX雞精」,病人通常會無限感激,就算開刀開得不怎樣,花的(自費)醫療費用再高,意思有傳到病人心坎裡了,很多事情盡在不言中。第二、沒有前面那種資源的人怎麼辦?不用擔心,還是有些可以動用到的資源,那就是提供免費額外的醫療資源,通常發生在檢查的時候,作個腹超送個甲超心超,同時間施行,小CASE,醫師作足面子理子,反正關在暗暗的房間內,沒人知道,只不過院方短收了一些檢查耗材的應收效益而已,何樂而不為。

7.群眾效應:群聚效應 (Critical mass)是一個社會動力學名詞,用來描述在一個社會系統裡,某件事情的存在已達至一個足夠的動量,使它能自我維持,並為往後的成長提供動力。以一個大城市作一個簡單例子:若有一個人停下來抬頭往天望,沒有人會理他,其他路人會照舊繼續他們要做的事,但如果有三個人停下來抬頭望天,可能會有多幾個人會停下來看看他們在做甚麼,但很快又會去繼續他們原來的事;但假若抬頭望天的群眾增加至5到7人,這時,其他人可能會好奇地加入,看看他們到底在做甚麼。這個令群眾行為轉變的數量叫作「臨界量」或「轉捩點」,這裡稱為從眾心理或羊群心理。

這通常發生在起飛期的醫師,不過一定要地利人和才會突然產生這種現象,至於怎樣產生,就是醫師作了前述的幾種行為,擁有了基本咖的病人量,坐在診間等待的其他醫師就診的病人,就會產生好奇與期待心理,好奇這位醫師怎麼病人這麼多?為什麼要等這麼久?是不是名醫?種種疑問產生之後,能量也蓄勢待發,口耳相傳下,病人自然西瓜靠大邊改去看這位醫師,病人量就增加了。

病人多,真的是名醫嗎?這名公關最後結論是,當良醫比當名醫困難多了,至於病人該怎樣做?她建議,生病時選擇治療方法不妨貨比三家,多跑幾家醫院,多聽聽不同醫師說法,畢竟門派不同,治療方式就會不同,多主動與醫師討論,拋出自己的想法,如現在推行的SDM(醫病共享決策)模式,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