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到10月是油茶樹收成季節,小小一顆顆茶籽,採收相當費工,在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鑽研下,發明採收器具,新竹縣副縣長楊文科今(23)日在湖口茶葉產銷班副班長劉兆光的茶園,親自動手示範如何機械化採收,同時為湖口地區所產的「台灣正茶油」掛保證,品質絕對清、爽、細,用來拌麵、拌蔬菜沙拉,既安全又健康,今後消費者在考慮食用油品時,將多一項新選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文科表示,竹縣油茶種植面積約49公頃,主要產區在湖口鄉、關西鎮、新埔鎮及橫山鄉等地,近年來鑑於食安問題,食用油受到重視,油茶接受度及市場需求度逐漸增加,為鼓勵農民生產高品質油茶,湖口鄉農會自102年起輔導成立湖口鄉茶葉產銷班,是竹縣第一班以油茶為主要產品的產銷班。

▲劉兆光夫妻注重管理技術、以機械化採收,增加產能與品質。(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2017.10.23)

劉兆光茶園約一甲地,種有800多棵油茶樹,夫妻倆20多年前從老爸手中接下產業後,拉開茶樹間距,注重施肥、加強管理,因此提高品質。而茶籽採收後,經過日曬、脫殻、加工熱炒或冷壓製成茶油,現在一年大概有350-400瓶(每瓶600毫升)茶油產量。

劉副班長的老婆黃文琴說,人工採茶籽真的很辛苦,用手先扭再輕拔,最多曾請過60位工人,一人一天最多採50-60台斤,感謝茶改場看到茶農的辛苦鑽研新農器,他們願意試試看。

▲新的採油茶籽器具長的像掃帚,輕輕抖動將茶籽震落地面。(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2017.10.23)

而新的採油茶籽器具長的像掃帚,利用掃把的間距插入樹椏中,以抖動方式將茶籽震落地,非常方便;茶改場博士羅士凱說,茶油是很好的油品,用鼻子聞味道是「清」,不刺鼻;吃時感到「爽」口;用手摸時「細」緻不黏膩,「清」、「爽」、「細」是茶油特色,消費者也可以此來辨識。

農業處長邱世昌表示,為提升本縣茶油原料供給率,縣府配合農糧署106年度雜糧特作計畫鼓勵農民轉作油茶,每公頃補助5萬元,補助內容包含新植整地、施肥(有機肥)、種苗、及種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