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 募集 10 億美元,使其新創市值達 110 億美元,以對手 Uber 提升競爭,並與互聯網巨頭 Alphabet Inc. (GOOG-US) 建立了聯繫。
這筆新的資金將幫助 Lyft 在美國擴增市場,在這方面,它雖已自 Uber 拿下不少份額,但仍然落後於對手。Alphabet 旗下的成長型投資機構 CapitalG 負責這次募資,CapitalG 的合夥人 David Lawee 將加入 Lyft 董事會。
這次募資意味著 Alphabet 與 Uber 之間的聯盟關係發生了重大轉變,該公司並有意將 Waymo 自駕技術與 Lyft 的交通網路更緊密地配對。
隨著 Uber 主管流失和內部鬥爭,包括對公司與川普政府間關係的抗議活動,Lyft 在美國獲得不少市占率。Lyft 把握時機向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捐款,並發表了一系列革新的政治聲明。
《彭博社》稍早報導,Alphabet 正考慮投資 Lyft 10 億美元。這家互聯網巨頭原本是 Uber 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但是它們今年在自駕車技術上發生衝突。
對於 Uber 來說,這筆資金募集是壞消息,Uber 正試圖從軟銀集團公司完成一項重大投資。即使軟銀的交易如期進行,一個資金充足的 Lyft 也是對 Uber 新 CEO Dara Khosrowshahi 的一項打擊。在帳面上,Uber 仍是最有價值的公司,估計市值接近 700 億美元。
在過去幾年中,Uber 和 Lyft 已經透過補貼和其他短期刺激方案爭取市場份額。兩家公司都尋求更多可以超越對手的長期發展手段。新的融資可能會引發補貼大戰,否則可能迎來一個資金充足的新競爭時代。
GV 是另一家專注於風險投資的 Alphabet 投資公司,於 2013 年共同投資 Uber 超過 2.5 億美元。Alphabet 首席法務官 David Drummond 擔任董事會成員。但是,隨著 Uber 開始與 Waymo 的競爭,雙方關係崩潰。Alphabet 指控 Uber 竊取其汽車商業秘密,這個高調宣傳的案件將於 12 月開庭。
技術公司投資於下一代的新創企業已有悠久的歷史。軟銀投資阿里巴巴,微軟投資臉書。這些新創公司成為其行業和國家產業的主導者。在美國,追逐市場霸權地位依然搶手,而 Alphabet 最新的賭注是 Lyft,而軟銀則是 Uber。
Uber 原本有意在 2014 年收購 Lyft。Uber 的高管們私下嘲笑,Lyft 在 2016 年只值 20 億美元。但今年,Lyft 已經拉近了估值和雙方的市占差距。
兩家公司都認為,共乘市場將繼續大幅增長,並通過在美國中心地帶交通運輸結構中,在大城市之外更加滲透市場。Lyft 也在國際上擴張,而 Uber 已經在 70 多個國家開展業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次募資意味著 Alphabet 與 Uber 之間的聯盟關係發生了重大轉變,該公司並有意將 Waymo 自駕技術與 Lyft 的交通網路更緊密地配對。
隨著 Uber 主管流失和內部鬥爭,包括對公司與川普政府間關係的抗議活動,Lyft 在美國獲得不少市占率。Lyft 把握時機向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捐款,並發表了一系列革新的政治聲明。
《彭博社》稍早報導,Alphabet 正考慮投資 Lyft 10 億美元。這家互聯網巨頭原本是 Uber 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但是它們今年在自駕車技術上發生衝突。
對於 Uber 來說,這筆資金募集是壞消息,Uber 正試圖從軟銀集團公司完成一項重大投資。即使軟銀的交易如期進行,一個資金充足的 Lyft 也是對 Uber 新 CEO Dara Khosrowshahi 的一項打擊。在帳面上,Uber 仍是最有價值的公司,估計市值接近 700 億美元。
在過去幾年中,Uber 和 Lyft 已經透過補貼和其他短期刺激方案爭取市場份額。兩家公司都尋求更多可以超越對手的長期發展手段。新的融資可能會引發補貼大戰,否則可能迎來一個資金充足的新競爭時代。
GV 是另一家專注於風險投資的 Alphabet 投資公司,於 2013 年共同投資 Uber 超過 2.5 億美元。Alphabet 首席法務官 David Drummond 擔任董事會成員。但是,隨著 Uber 開始與 Waymo 的競爭,雙方關係崩潰。Alphabet 指控 Uber 竊取其汽車商業秘密,這個高調宣傳的案件將於 12 月開庭。
技術公司投資於下一代的新創企業已有悠久的歷史。軟銀投資阿里巴巴,微軟投資臉書。這些新創公司成為其行業和國家產業的主導者。在美國,追逐市場霸權地位依然搶手,而 Alphabet 最新的賭注是 Lyft,而軟銀則是 Uber。
Uber 原本有意在 2014 年收購 Lyft。Uber 的高管們私下嘲笑,Lyft 在 2016 年只值 20 億美元。但今年,Lyft 已經拉近了估值和雙方的市占差距。
兩家公司都認為,共乘市場將繼續大幅增長,並通過在美國中心地帶交通運輸結構中,在大城市之外更加滲透市場。Lyft 也在國際上擴張,而 Uber 已經在 70 多個國家開展業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