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皮諾丘》到《W:兩個世界》,這兩三年來李鍾碩的人氣居高不下,逐漸從一個「明星」發展成為一個「品牌」,推出的作品不但總能維持極高的製作質量,拍攝的題材、風格往往能出人意表一新耳目,對追戲成迷的韓劇觀眾來說,儼然成為一種「精彩度」、「可看度」都有強勢背書的保證。相隔超過一年,去年的《W:兩個世界》不論劇情或人設都讓人大開眼界,前所未見的打破漫畫框架「虛擬VS.現實」的創意走向,吸引了無數眼球;今年的新作品《當你沉睡時》「奇想」指數有增無減,以「預見未來的夢境」做為劇情的結構主軸,把「夢」(預知)這個戲劇張力強烈的元素,以及箇中的浪漫、懸疑、解謎,乃至由於「提前面對未來,卻無從掌握」而衍生的茫然、徬徨,發揮到極致。
《皮諾丘》的編劇朴惠蓮再次施展了行雲流水般的高明說故事技巧,但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用了這樣一個天馬行空的主題,但在《Doctors》導演吳忠煥的統籌駕馭下,全劇的tone調有血有肉,呈現出來的卻並不是一個架空於現實的世界,人物的個性鮮明完整,角色間的情感關係描述細膩,整體來說,是一個「大架構高潮迭起,小細節人味盎然」的精緻佳作,是2017最末一季大牌韓流明星的新戲大軍壓境的這波強片片單中,第一齣不容錯過「可以過癮,可以細品」的上等好戲。
跟《W:兩個世界》一樣,《當你沉睡時》第一個唬得觀眾一愣一愣的震撼亮點,都在於開章明義就顛覆了尋常戲劇起承轉合的鋪陳套路,大刀闊斧地,直接在一齣戲的組織「結構」上做文章。不同的是,《W:兩個世界》角色在漫畫內外進出的奇詭想像成立了一種「縱向景深」的戲劇舞台設定,一個世界之上(之外)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一群角色間所進行著的劇情正被另一群角色從另一個視角高度在觀看注視(窺視)著;而《當你沉睡時》引人入勝的處理手法卻以廣度的「橫向」結構取代了《W:兩個世界》的「縱向」設定:一個人物的人生發展,被另一個人物所夢見(預見),再因為這個人物在預見之後對於那個夢境的介入(拯救或阻撓),而超乎預料地奇蹟似地扭轉了那個被「預言」的結局。
最最有趣的是,這個「夢見,預知,參與(干與),改變」的「因果鏈」是多元多向的,(A夢見了意外的發生,起身前往現場去搶救意外。B夢見了A在意外現場被追打,起身趕去救A。C夢見了A跟B身陷險境,匆匆也飛奔要去救A跟B。)這種並無「規則」可循卻環環相扣的情節發展邏輯,因而存在著太多始料未及的「可能性」,可以是突如其來的危機或轉機,也允許了在諸多故事轉折的細節裡再埋進潛伏的懸念或因果。這樣的看戲經驗太有趣了,但這樣的劇本結構卻是特別考驗功力的,一個主角的「預知未來」(這個未來還是可以被改變的),已經足夠讓編劇在前後對照的邏輯思維上戒慎考懼步步為營,更何況在這齣戲裡有這個奇特「功能」的角色多達三個,彼此的命運錯綜複雜地穿插、影響著的三個。
一齣戲以別開生面的crazy idea揭開序幕,倘若接續下去的「創作能量」無以為繼,戲就會空掉弱掉冷掉,淪落成為又一齣虎頭蛇尾的「爛尾戲」(如果你剛被Spike TV史蒂芬金的影集版《迷霧》The Mist的雷大雨小搞得倒盡胃口,就會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值得嘉許的是,《當你沉睡時》選擇了從「人」的角度深入去經營這齣戲的感人內涵,而並沒有一眛地把「事件」(event)的建構做為「勾」住觀眾的唯一「黏附」依據,這樣的敘述筆觸,讓李鍾碩、秀智、丁海寅三個人的夢都不是浮誇、矯情地「生硬插進來一筆」,各有其所本有其延伸,而其「來龍去脈」都暗伏了「牽繫著角色性格、情感,推動著角色關係溫度變化」的涵義與功能。
「走心」的情境幫襯(也強化)了「走戲」的情節,這使得這個故事不需要(也不適合)只著墨在感官刺激的「屏氣凝神,絕無冷場」的娛樂層面上,成功地營造出了一種少見的充滿情緒感染力的人情氛圍,不同於《W:兩個世界》故事進行到最後讓人坐立不安的驚悚和淒厲,《當你沉睡時》儘管也掩藏著不可知的意外兇險,但戲的key tone(主調)卻是雋永甚至幽默的:李鍾碩成為檢察官的第一天在辦公室門前的自拍怎麼看都有點「男版千頌伊」的fu、檢察廳裡七大姑八大姨熱愛打探八卦的生態形成一個讓人不禁莞爾的微形社會…,諸如此類的細部設計,此外像跟自己養的狗搶食物的警察、把給客人的炸雞偷扣一塊下來餵流浪貓的店員…,許多小小細節,卻讓人對於一個這樣「奇幻」的題材產生了活生生的親切,時而驚嚇時而驚喜,莫不津津有味。
《當你沉睡時》的主題也頗耐人尋味,首先刻劃了「預知未來」會造成平凡人怎樣的人性反應?茫然?惶恐?或僥倖?而預知的如果是「別人的未來」呢?你會怎樣決定該不該去介入?如何介入?夢到有人死了(也知道你的夢一向是很準的)你會怎樣?夢到自己心愛的人死了,你會怎樣?夢到自己死了,你又會怎樣?這些奇妙的情境設定,不只是讓一個故事變得有趣,難得的是在戲裡都被立體地摩擬(還原)了出來,對觀眾來說,時不時會被帶進一種生動的situation「設身處地」去想一想,思索體會一番。
編劇在這樣的篇幅裡也精準地添注進了「感性」的旁白,相當程度地給與了這戲「文學性」的神韻與丰采,這也是跟《W:兩個世界》明顯不一樣的。而三個主角的「關係」兜兜轉轉地透露出了各自的往事、記憶,像掀開面紗似地,交代出一種呼應中國傳統理念裡「緣份」、「因果」的意涵(過去軌跡的陰錯陽差,形成了現在毫無預警的命運重疊),這個命題的耐人尋味,拿捏得自然通透,水到渠成。至於在金所炫客串主演的第一單元(前面四集)劇情裡,透過男主角的「檢察官」身份、女主角的「記」者身份,言之有物地探討了「正義」、「真相」、「新聞」這些定義在表裡之間存在著的殘酷又無奈的懸殊落差,用來呼應「夢裡VS.夢外」、「預知未來VS.扭轉未來」的「虛VS.實」的核心題旨,格外具備了創作的企圖,看來發人深省。
李鍾碩天生有一種接近童顏的「澄澈感」、「空氣感」,這讓他得以自由地穿梭在不同類別的角色個性中,時而陽光溫暖,時而時尚耀眼,時而淡定沉著,出色的外型結合這些不同的角色氣息毫無「違和感」,他的演技從來說不上「驚心動魄」到讓人起立喝采,卻又總讓人感到「恰如其分」,覺得那角色像是為他量身打造的,《當你沉睡時》裡的年輕檢察官也有這樣的魅力,彌漫著雨後空氣般的清新,卻又讓人忍不住去關心他時隱時現的內在憂鬱。
秀智在女團歌手蛻變成專業演員的那麼多人裡算是過程十分順利的,去年的《任意依戀》收視先好後壞,雖然不算「爆款」,但她的演技逐漸穩定成熟卻是有目共睹,在《當你沉睡時》的表現力道厚實,情感表達直率,「穿透力」可觀,是一次高度吻合角色特質的演出,稱得上賞心悅目。
本文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紐約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碩士。涉足娛樂產業二十餘年。出版15本著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跟《W:兩個世界》一樣,《當你沉睡時》第一個唬得觀眾一愣一愣的震撼亮點,都在於開章明義就顛覆了尋常戲劇起承轉合的鋪陳套路,大刀闊斧地,直接在一齣戲的組織「結構」上做文章。不同的是,《W:兩個世界》角色在漫畫內外進出的奇詭想像成立了一種「縱向景深」的戲劇舞台設定,一個世界之上(之外)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一群角色間所進行著的劇情正被另一群角色從另一個視角高度在觀看注視(窺視)著;而《當你沉睡時》引人入勝的處理手法卻以廣度的「橫向」結構取代了《W:兩個世界》的「縱向」設定:一個人物的人生發展,被另一個人物所夢見(預見),再因為這個人物在預見之後對於那個夢境的介入(拯救或阻撓),而超乎預料地奇蹟似地扭轉了那個被「預言」的結局。
最最有趣的是,這個「夢見,預知,參與(干與),改變」的「因果鏈」是多元多向的,(A夢見了意外的發生,起身前往現場去搶救意外。B夢見了A在意外現場被追打,起身趕去救A。C夢見了A跟B身陷險境,匆匆也飛奔要去救A跟B。)這種並無「規則」可循卻環環相扣的情節發展邏輯,因而存在著太多始料未及的「可能性」,可以是突如其來的危機或轉機,也允許了在諸多故事轉折的細節裡再埋進潛伏的懸念或因果。這樣的看戲經驗太有趣了,但這樣的劇本結構卻是特別考驗功力的,一個主角的「預知未來」(這個未來還是可以被改變的),已經足夠讓編劇在前後對照的邏輯思維上戒慎考懼步步為營,更何況在這齣戲裡有這個奇特「功能」的角色多達三個,彼此的命運錯綜複雜地穿插、影響著的三個。
一齣戲以別開生面的crazy idea揭開序幕,倘若接續下去的「創作能量」無以為繼,戲就會空掉弱掉冷掉,淪落成為又一齣虎頭蛇尾的「爛尾戲」(如果你剛被Spike TV史蒂芬金的影集版《迷霧》The Mist的雷大雨小搞得倒盡胃口,就會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值得嘉許的是,《當你沉睡時》選擇了從「人」的角度深入去經營這齣戲的感人內涵,而並沒有一眛地把「事件」(event)的建構做為「勾」住觀眾的唯一「黏附」依據,這樣的敘述筆觸,讓李鍾碩、秀智、丁海寅三個人的夢都不是浮誇、矯情地「生硬插進來一筆」,各有其所本有其延伸,而其「來龍去脈」都暗伏了「牽繫著角色性格、情感,推動著角色關係溫度變化」的涵義與功能。
「走心」的情境幫襯(也強化)了「走戲」的情節,這使得這個故事不需要(也不適合)只著墨在感官刺激的「屏氣凝神,絕無冷場」的娛樂層面上,成功地營造出了一種少見的充滿情緒感染力的人情氛圍,不同於《W:兩個世界》故事進行到最後讓人坐立不安的驚悚和淒厲,《當你沉睡時》儘管也掩藏著不可知的意外兇險,但戲的key tone(主調)卻是雋永甚至幽默的:李鍾碩成為檢察官的第一天在辦公室門前的自拍怎麼看都有點「男版千頌伊」的fu、檢察廳裡七大姑八大姨熱愛打探八卦的生態形成一個讓人不禁莞爾的微形社會…,諸如此類的細部設計,此外像跟自己養的狗搶食物的警察、把給客人的炸雞偷扣一塊下來餵流浪貓的店員…,許多小小細節,卻讓人對於一個這樣「奇幻」的題材產生了活生生的親切,時而驚嚇時而驚喜,莫不津津有味。
《當你沉睡時》的主題也頗耐人尋味,首先刻劃了「預知未來」會造成平凡人怎樣的人性反應?茫然?惶恐?或僥倖?而預知的如果是「別人的未來」呢?你會怎樣決定該不該去介入?如何介入?夢到有人死了(也知道你的夢一向是很準的)你會怎樣?夢到自己心愛的人死了,你會怎樣?夢到自己死了,你又會怎樣?這些奇妙的情境設定,不只是讓一個故事變得有趣,難得的是在戲裡都被立體地摩擬(還原)了出來,對觀眾來說,時不時會被帶進一種生動的situation「設身處地」去想一想,思索體會一番。
編劇在這樣的篇幅裡也精準地添注進了「感性」的旁白,相當程度地給與了這戲「文學性」的神韻與丰采,這也是跟《W:兩個世界》明顯不一樣的。而三個主角的「關係」兜兜轉轉地透露出了各自的往事、記憶,像掀開面紗似地,交代出一種呼應中國傳統理念裡「緣份」、「因果」的意涵(過去軌跡的陰錯陽差,形成了現在毫無預警的命運重疊),這個命題的耐人尋味,拿捏得自然通透,水到渠成。至於在金所炫客串主演的第一單元(前面四集)劇情裡,透過男主角的「檢察官」身份、女主角的「記」者身份,言之有物地探討了「正義」、「真相」、「新聞」這些定義在表裡之間存在著的殘酷又無奈的懸殊落差,用來呼應「夢裡VS.夢外」、「預知未來VS.扭轉未來」的「虛VS.實」的核心題旨,格外具備了創作的企圖,看來發人深省。
李鍾碩天生有一種接近童顏的「澄澈感」、「空氣感」,這讓他得以自由地穿梭在不同類別的角色個性中,時而陽光溫暖,時而時尚耀眼,時而淡定沉著,出色的外型結合這些不同的角色氣息毫無「違和感」,他的演技從來說不上「驚心動魄」到讓人起立喝采,卻又總讓人感到「恰如其分」,覺得那角色像是為他量身打造的,《當你沉睡時》裡的年輕檢察官也有這樣的魅力,彌漫著雨後空氣般的清新,卻又讓人忍不住去關心他時隱時現的內在憂鬱。
秀智在女團歌手蛻變成專業演員的那麼多人裡算是過程十分順利的,去年的《任意依戀》收視先好後壞,雖然不算「爆款」,但她的演技逐漸穩定成熟卻是有目共睹,在《當你沉睡時》的表現力道厚實,情感表達直率,「穿透力」可觀,是一次高度吻合角色特質的演出,稱得上賞心悅目。
本文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紐約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碩士。涉足娛樂產業二十餘年。出版15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