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男子丹尼爾幼時接受台家扶基金會灣認養11年,他長大後成為高中數學老師,到沙烏地阿拉伯任教,但對於當年提供資金、逢年節送禮物的台灣媽媽念念不忘,跨海尋親,14年來年復一年、上網搜尋認養人下落,找到家扶基金會,經熱心人搭橋,千里認「親」了,也走訪各地和家扶兒分享成長的故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丹尼爾來到彰化家扶擔任一日志工,付出過程中,回饋當年台灣人曾給他的幫助和溫暖。(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10.7)

生長在非洲東北部衣索比亞的貧困兒童丹尼爾,因受家扶基金會的認養幫助,改變了一生。他把台灣當成第二個家,也藉由在彰化家扶發展學園擔任一日志工,協助身心障礙兒童參與療育與遊戲課程、用餐,在付出的過程中,回饋當年台灣認養人曾經給他的幫助與溫暖!

▲丹尼爾來到彰化家扶擔任一日志工,回饋當年台灣人曾給他的幫助和溫暖。(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10.7)

彰化家扶主任王震光指出,彰化發展學園平日很缺乏志工,今天來了一位非洲的志工,原本擔心膚色的差異,會讓家扶園生一時無法接納,沒想到溫暖的微笑與關懷勝過一切,在家扶教保員的協助下,丹尼爾和慢飛天使們也能開心的互動,園長也指導丹尼爾幫孩子做簡單復健,還幫忙盛飯、餵飯,陪他們吃飽、午睡。

▲丹尼爾來到彰化家扶擔任一日志工。(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10.7)

丹尼爾不禁感慨想到在衣索匹亞的貧困地區,如果家貧又身心障礙的話,小朋友幾乎是沒有任何的資源可以援助他們,只能將命運交給老天。相形之下,丹尼爾更是覺得自己身體健全又能遇到台灣家扶的認養媽媽,實在是太幸運了,這也是他一直記得必須繼續努力,並且要感恩回饋。

▲丹尼爾來到彰化家扶擔任一日志工。(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10.7)

丹尼爾很希望每個國家的兒童都可以和台灣的孩子一樣,在父母、政府和福利機構的照顧下健康長大,並且無憂無慮接受教育,將來才能貢獻社會。身為基督徒的丹尼爾,也期許自己未來要繼續努力,回到衣索匹亞或其他困頓的國家擔任志工,讓愛的流動沒有國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