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27日銷毀冷戰時期遺留的最後一批化學武器,正式加入零化武國家行列,美國五角大廈則表示,銷毀庫存化武將在2023年前完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均囤積大量化武,俄羅斯與美國在1997年加入「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WC)推動的《禁止化武公約》後,均同意要在2012年4月前銷毀化武,但是雙雙推遲截止時間。

根據法新社報導,俄國總統蒲亭在27日宣布,俄國已銷毀最後一批庫存化武,並指控美國進度緩慢。俄羅斯經濟部長曼圖羅夫(Denis Manturov)表示,銷毀境內4萬噸的化武,俄國花了超過 2,900億元盧布(約 1,521億新台幣)。

美國五角大廈表示,已經銷毀90%的化學武器,美國仍維持徹底銷毀自身所宣布擁有化武的承諾,有望在自身所訂期限的2023年底前達成目標。

化武泛指利用具有毒性的化學物質作為武器,人類利用化武作戰可追溯自公元前429年,斯巴達部隊對曾利用硫磺和松枝混合燃燒來製造毒氣,對雅典城內守軍進行攻擊。在八國聯軍攻打中國時,英軍曾向清軍發射氯氣炮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催淚瓦斯、芥子氣與氯氣等化武遭到廣泛使用,造成8萬多人死亡。日軍在霧社事件與中國戰場上,也曾使用化武攻擊守軍與民眾。在19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海珊政府也曾大量使用芥子氣與沙林毒氣等化武,攻擊爭取獨立的庫德族人。

雖然《禁止化武公約》在1997年生效,但是許多獨裁國家領導人仍囤積化武,作為攻擊反抗者的武器。敘利亞衝突中,政府軍與反抗軍都曾被報導使用化學武器。北韓據信也囤積大量化武,以威嚇美國與南韓部隊入侵。

▲為了威嚇美國與南韓入侵,北韓據信囤積大量化武。圖為領導人金正恩視察軍方的化學材料研究中心。(圖/達志影像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