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業眾信:國際反避稅號角響起 台商趕快重整企業架構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醒,國際反避稅號角響起,台商企業應積極掌握 BEPS 及中國新法規的影響,評估潛在轉讓定價風險並採取積極的防範措施,重整企業架構,且同時檢視於中國營運所面臨的轉型與其他因應措施所產生的稅務議題與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全球反避稅浪潮下,中國頒布 42 號公告與 6 號公告,全面展開對無形資產、關聯勞務及價值鏈分析的重視,並透過大數據及訊息自動化進行利潤水平異常監管。中國與台灣皆將透過「共同申報準則」(CRS)進行全球稅務用途資訊交換,全球反避稅措施逐步到位,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勤業眾信特別舉辦《勤業眾信稅務論壇:稅務波瀾再起-台商企業的風險與挑戰》。

勤業眾信總裁郭政弘表示,國際間反避稅號角已響起,一波波積極加強監管的手段正如火如荼進行,台灣與中國亦從去年開始相繼公布實施許多相關法令,如台灣去年通過的企業及個人 CFC 及 PEM 相關法令、今年 8 月公告的台版 CRS、今年 6 月上路的新版洗錢防制法,另外還有 OBU 管理辦法及移轉訂價三層報告草案。

中國方面,一如過往「嚴徵管」稅收政策,針對非居民金融帳戶資訊管理、跨境大額交易以及銀行卡的監管、互聯網查稅等相關規定,加強稽徵力道,可看出反避稅決心堅毅。郭政弘指出,建議台資企業應充分準備、儘早評估,加速研擬配套措施以因應世界各國的稅制變遷。

強化利潤水平監控 調整特別納稅調查
德勤中國華東區稅務及法律服務主管合夥人郭心潔指出,從中國系列性頒布 42 號、64 號及 6 號公告移轉訂價規定,足以顯現中國稅務機關對無形資產、關聯勞務及價值鏈分析的技術立場與重視程度,企業應即時評估無形資產與關聯勞務相關交易的定價合理性,主動針對不合理訂價進行調整。此外,透過價值鏈分析可自我檢視集團內企業,價值分配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

值得提醒的是,「還原隱匿交易」亦是 6 號公告規範的重點。若企業與關聯企業間隱匿關聯交易,直接或間接導致整體稅收減少,稅務機關有權施行特別納稅調整。郭心潔建議,台商應該從集團角度出發,確保中國子公司營運利潤是否合理外,也要調整境外公司的架構,進行價值鏈分析及風險評估。由集團總部模擬編製集團主檔及國別報告,以因應最新一波的查核趨勢。

非居民金融帳戶資訊交換已成顯學
今年 7 月中國實施《非居民金融帳戶涉稅資訊盡職調查管理辦法》,明確規範金融機構對非稅務居民資訊交換事項。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執行副總經理陳文孝指出,由於稅務資訊交換已為國際合作新顯學,台灣財政部亦訂定《金融機構執行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作業辦法》草案,預計 2019 年實施 CRS、2020 年與他國接軌交換。

《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移轉訂價查核準則》修正草案也規定,自 2017 年起,符合一定條件下應備妥國別報告、集團主檔、本地及特殊事項文檔「三層報告」,有效提升企業移轉訂價透明度。

過去,各國尚未建立金融帳戶資訊交換機制,無法確實掌握企業利潤留置海外的情形。台灣將與 32 個租稅協定簽訂國進行單邊資訊交換,加上今年六月底生效的洗錢防制法,稅務機關的查稅工具漸趨完備。近期不少台商因資金流動遭困,紛紛詢問 CRS 下的查稅趨勢因應之道。

陳文孝表示,過去不合規的稅務利益規避作法已不可行,台商應重新檢視集團資金對應的投資架構與營運模式,落實避免不合規交易的原則。而在未來稅務資訊透明化的情況下,整合各國反避稅法令,合法且合理地評估稅務合規調整方案,誠實申報才是不二法則。

以票控帳!大數據查稅台資企業衝擊大
上海德勤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稅務及商務諮詢合夥人蔣敬年指出,「稅務檢查」是稅收徵管與稅務監督的重要方式。運用互聯網擷取網路資料的「金稅工程」,第三期已於年初在中國各主要城市上線,代表中國稅務機關徵管能力全面提升,透過大數據分析可偵測企業異常指標,進而發掘帳外經營等不合規交易,以往「以票控稅」已進化為「以票控帳」,一旦企業被列入稅務檢查名單,對經營將產生不小衝擊。

蔣敬年表示,面對稅務檢查時企業應冷靜並嚴肅以對,以充分瞭解遭選查的原因、行政程序及可能面臨的結果等,以擬訂最佳的應對策略。

關、停、併、轉!台商轉型態樣多 稅務影響不容小覷
在「騰籠換鳥」與「退二進三」政策下,不少位於中國的傳統製造業台商,因不堪經營成本大幅提升、面臨經營鉅額虧損或企業接班等問題,考慮重整中國業務版圖。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徐曉婷指出,企業若要退出中國市場,可選擇以「關、停、併、轉」的方式進行,藉由關閉、停業、合併與轉讓的方式退場。其中,「轉讓」可選擇轉讓股權或資產。

不過,徐曉婷提醒,由於各種方式涉及多種稅負處理,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印花稅與土地增值稅等項目,面臨的稅務處理程序和結果均有差異。因此,不論採取何種策略,均應審慎評估並委由專業機構協助,以規劃出最符合企業需求的轉型方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