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台灣將進入高齡社會,退休議題成為顯學,投信業者「退休快樂指數」調查,各年齡世代目前的退休準備與理想金額想法不盡相同,不過退休快樂指數較高分者,退休準備金的進度「明顯超前」。調查顯示「退休理財前段班」和同世代的民眾相比,目前已準備的退休資金平均高出 1.7 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從退休快樂指數調查來看,「退休理財前段班」(前50%台灣有工作民眾平均值)和同世代的民眾相比,目前已準備的退休資金平均高出 1.7 倍,其中又以 40 世代差距最大,40 世代「退休理財前段班」的準備資金高出同世代 3.2 倍之多。若換算成金額,40 世代「退休理財前段班」平均已準備 579 萬元,相較之下,年齡在 40-49 歲之間的全體民眾平均僅存到 178.5 萬元。

另外,30 世代是差異第二高的世代,調查顯示,30 世代「退休理財前段班」的準備金額為 228.7 萬元,而全體 30 世代只存到百萬出頭,兩者之間的差距達 2.2 倍。邱亮士表示,30 與 40 世代是「夾心族」,上有父母、下有孩子要顧,雖有龐大生活開銷要支出,但更應該有紀律地替自己的退休資金做準備。

▲退休快樂指數調查結果發現,有理財習慣,以及退休金準備越充裕的民眾,對於退休準備與意識越高,反映在調查上,這群人不論在財富、健康、自我意識的分數,都比起平均值來得更高,更遠優於沒有理財習慣的民眾。(圖/摩根投信提供)

邱亮士指出,根據調查,台灣民眾普遍認為退休後的花費,約占退休前薪資的46%,就目前國人平均薪資 4.8 萬元計算,等於退休後每個月的生活開支金額約 2.2 萬元,乍看之下好像不高,但這項數字並未考慮旅遊、實現興趣的花費或學費,甚至是通膨、醫療、老年照護等費用。

邱亮士也進一步說明,根據這兩年的退休快樂指數調查結果,都可發現一個現象,有理財習慣,以及退休金準備越充裕的民眾,對於退休準備與意識越高,反映在調查上,這群人不論在財富、健康、自我意識的分數,都比起平均值來得更高,更遠優於沒有理財習慣的民眾。

邱亮士指出,越能提早開始準備、對資金準備越充裕,才能讓人在退休後真正開始享受無後顧之憂的第二人生,無需為金錢煩惱。建議民眾應該以持有低波動的多重資產基金為核心配置,並根據不同人生階段做不同的比重調整,第二層再透過債券、收益基金、平衡型基金來強化收益,最後則是擇優並適度持有前景看好的較高波動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