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娘娘廟」位於東勢區興隆里台三線道路旁,廟內供奉的不是神像或是令旗,而是七個古代的「犁頭」,成為全台廟寺中相當罕見又奇特的神祇供奉方式;供奉原由雖已難考據,但地方信眾虔敬膜拜之心毋庸置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間有奇特供奉的七星娘娘廟,位於台三線道路東勢區往卓蘭鎮的東蘭路邊,為何廟中會供奉七個「犁頭」代表七星娘娘,興隆里居民也不知原由,只知相傳是地方先民開庄之初,當地位處大甲溪畔,經常遭暴漲的溪水沖刷,造成溪岸坍方、田園、住宅流失,且庄中也相當不平安,所飼養的雞、鴨、鵝、豬、羊、牛等牲口很不順利。

因此,地方人士提議供奉七星娘娘祈求庇護,此後,庄內人平安、六畜興旺,居民虔誠膜拜有加。也有居民說,犁頭有「犁頭煞」,為了鎮煞而供奉七個犁頭,果然溪畔不再遭水患。最早,七星娘娘是供奉在大甲溪畔的田寮中,後來田寮倒塌,而遷移至里內的三山國王廟供奉,直到三山國王廟另建新廟,地方人士見舊廟的拜亭仍然非常完整,就將七個「犁頭」留在拜亭內至今。

附近居民除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會到七星娘娘廟膜拜祈求平安外,每年農曆七月七日為七星娘娘的生日,興隆里庄內居民都會帶著牲禮或四果前往膜拜,尤其家中有小孩者,農曆七夕當天都會到廟裡求平安符佩戴,至今仍有許多庄民沿襲這項習俗。

全台多座廟宇中,奉祀七星娘娘的廟宇很少,而以七個「犁頭」代表七星娘娘來供奉的,更是全台罕見。閩南人一向非常重視七星娘娘的生日(七娘媽生),在每年的七夕當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油飯、雞酒、胭脂、水粉、七娘媽金在門口膜拜;其中,油飯等供品一定要擺設七碗,以示敬奉七星娘娘的七姊妹,所燒的金紙則是特有的「七娘媽金」,與一般拜拜所用的金紙不同。

此外,家中有小孩的居民也是在農曆七夕這天拜「床公婆」,顯然閩南人相當重視「七娘媽生」,但全台供奉七星娘娘的廟倒是很少見。中國民間所信奉的神明中,通常由古代先賢所升格為神者屬於「人格神」,都有神像。而崇拜自然界的日、月、星辰著屬於「自然神」,則無神像;如太陽星君、太陰娘娘、七星娘娘等,大都沒有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