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到來,在這個被俗稱為「鬼月」的月分中,我們常被長輩叮嚀「不可以這樣」、「要注意那樣」、「早點回家」等,許多的禁忌也讓人感到麻煩。但你知道嗎,其實在明代之前,並沒有所謂的「鬼月」,那麼究竟是怎麼演化出這麼一個充滿禁忌、諸事不宜的月分的呢?也有著不同的說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而這背後有著一個相當具有教育意義的「目連救母」故事,主要講述佛陀弟子目蓮,用神通之力見到母親因在世時貪念業報,死後在地獄裡受餓鬼之苦,目連心生救母之心,用他的神力生出食物想給母親充饑,但母親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就深怕被其他惡鬼搶食,遂受到佛陀懲罰,飯到口中就立刻變成火炭,不得下嚥。

目連不忍母親受苦受難,懇求佛陀告訴他解救母親的方法,並在佛陀的指示下,在七月十五日這天舉行法會,藉十方僧眾之力,誦經施食,終於解救母親的靈魂,此後佛教徒也都在這天舉行法會,為孤魂野鬼超渡,流傳至今也成為中元節要普渡祭拜「好兄弟」的習俗。

另一個關於鬼月的說法則是,其實鬼月本為「大吉之月」,篤信風水之說的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霸佔這個吉祥的月分,便派人四處謠傳七月是不祥的「鬼月」,諸事不宜,但這個說法近來也被學者所駁斥。

台灣由於移民社會背景的關係,在歷史上有不少次因族群械鬥、對立、移民等問題,造成許多死傷,也因此有著一些像「義民廟」之類的無主祠,而民間為了安撫這些無主孤魂、化解仇恨,也漸漸地形成「普渡」的大型祭祀活動,而無論「鬼月」的真正由來是什麼,這種敬天憫人、慈善積德的精神,遠比那諸多的「不可為」重要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