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解放軍轟六型(H-6)轟炸機2個星期內四度在台灣周邊出沒,其中三次繞台飛行,引起國人關注。由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生產的轟六,為中國大陸首架國產中型轟炸機,更是解放軍首款可投射核武的轟炸機 。
1957年,蘇聯答應轉移圖波列夫設計局生產的Tu-16轟炸機技術,供中國大陸研發轟炸機用途。不過,中蘇在1960年代初期交惡,蘇聯撤走所有技術人員,與零件來源,使得大陸方面只能利用2架蘇聯提供的樣機進行仿製,同時由於文化大革命導致研發生產工作遭到破壞,直到1964年才開始轟六轟炸機生產工作、1968年首度試飛。
轟六使用2具渦噴8型(WP-8)無後燃器噴射發動機,每具軍用推力達9508公斤,能使轟六執行高空、次音速轟炸任務。不過,由於技術能力不足,轟六使用的發動機性能不如Tu-16的PⅡ-3M噴射發動機。
在轟六服役後,哈爾濱飛機公司持續進行改良。1981年,轟六甲加裝了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項目包括電子計算機、自動領航儀、雷達、自動駕駛儀等9項技術,大幅提升轟六甲領航、轟炸的自動化程度。轟六甲也是解放軍首款可投射核武的轟炸機。
1979年交付部隊的轟六乙,則是加裝大型偵察用照相機,1980年2架海軍航空兵轟六乙偵察機執行了對南沙群島首次空中偵查任務。轟六丁是中國大陸可攜帶反艦飛彈的轟炸機,並曾外銷伊拉克4架,不過這4架轟炸機在波斯灣戰爭中遭到盟軍摧毀。 轟油六則是改裝自轟六的空中加油機,1991年12月31日轟油六與殲-8型戰鬥機首次完成空中加油任務測試,1995年開始服役。
轟六繼承了Tu-16的兩大致命缺點,一是彈射逃生困難,轟六4名機組員採2位駕駛是朝上彈射,4位機組員是朝下彈射,但是由於彈射逃生手續太過複雜,讓許多飛行員寧願將飛機迫降。1969-1995年轟六共發生8起事故,共有41位機組人員犧牲,成功逃生者只有2人。
另一大缺點是缺乏雷達匿蹤與干擾能力,面對現代化防空系統,難以生存。為了提升生存性,2011年交付部隊的轟六K放棄俄系逃生系統,使用新式逃生裝置;機翼能夠掛載長劍-10長程巡弋飛彈,有效射程在1500至2500公里之間,能夠攻擊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關島軍事基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轟六使用2具渦噴8型(WP-8)無後燃器噴射發動機,每具軍用推力達9508公斤,能使轟六執行高空、次音速轟炸任務。不過,由於技術能力不足,轟六使用的發動機性能不如Tu-16的PⅡ-3M噴射發動機。
在轟六服役後,哈爾濱飛機公司持續進行改良。1981年,轟六甲加裝了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項目包括電子計算機、自動領航儀、雷達、自動駕駛儀等9項技術,大幅提升轟六甲領航、轟炸的自動化程度。轟六甲也是解放軍首款可投射核武的轟炸機。
1979年交付部隊的轟六乙,則是加裝大型偵察用照相機,1980年2架海軍航空兵轟六乙偵察機執行了對南沙群島首次空中偵查任務。轟六丁是中國大陸可攜帶反艦飛彈的轟炸機,並曾外銷伊拉克4架,不過這4架轟炸機在波斯灣戰爭中遭到盟軍摧毀。 轟油六則是改裝自轟六的空中加油機,1991年12月31日轟油六與殲-8型戰鬥機首次完成空中加油任務測試,1995年開始服役。
轟六繼承了Tu-16的兩大致命缺點,一是彈射逃生困難,轟六4名機組員採2位駕駛是朝上彈射,4位機組員是朝下彈射,但是由於彈射逃生手續太過複雜,讓許多飛行員寧願將飛機迫降。1969-1995年轟六共發生8起事故,共有41位機組人員犧牲,成功逃生者只有2人。
另一大缺點是缺乏雷達匿蹤與干擾能力,面對現代化防空系統,難以生存。為了提升生存性,2011年交付部隊的轟六K放棄俄系逃生系統,使用新式逃生裝置;機翼能夠掛載長劍-10長程巡弋飛彈,有效射程在1500至2500公里之間,能夠攻擊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關島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