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520就職演說時特別提到循環經濟,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把這個循環經濟的概念落實到農村再生計畫當中,邀請專業老師今(5)日開始在台南藝術大學開設纖維編織的增能課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保局台南分局表示,早期社會許多的植物纖維如香蕉、黃麻等,是農民作為編織材料或繩索的重要材料,但這樣的自然材料在塑膠、尼龍等石化材料出現後就快速的萎縮消失。黃澄澄的香蕉不只是早期撐起台灣經濟的重要作物,也是台灣相當普遍的作物,然而香蕉採收後需全株砍除並重新種植,砍除後的植株也會成為大量的農業廢棄物。   

高雄旗山香蕉享譽全台,產量更是名列前矛,在農村再生計畫的過程中,旗山區的糖廠社區,開始思考如何將這自然的材料能夠重新被使用,同時也讓這些砍除後的植株能有多一層的經濟價值;而鄰近的田寮區崇德社區則是希望能將耆老們人人都會的黃麻繩傳統手藝重新找到新的價值。

台南分局說明,今年透過人力增能培訓輔導團隊,帶著社區夥伴經由耆老訪談與操作,學習這些傳統纖維的擷取方式,再將這些從香蕉樹上取得的香蕉絲以及從黃麻做成的麻繩,帶到台南藝術大學,邀請曾經協助苗栗藺草編織登上國際舞台的陸佳暉老師,規畫系列的課程,輔導社區從單一的纖維,透過染色、柔化的處理,到織布機的使用,最後再與身體物件設計、多媒材組合試探,希望這些課程能夠讓社區開啟創作的靈感,讓這些原本已經被視為農業廢棄物的材料,獲得全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