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資料顯示,「空巢青年」中,只有14%的人從未感到孤獨;不同性別之間的孤獨高峰點也存在著不同,對於空巢男青年來說,晚上10點最孤獨;而空巢女青年的孤獨高峰期則是晚上9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鳳凰網報導,「空巢青年」與「蟻族」「蝸居」等名詞的出現一樣,伴隨著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和人口遷移而生,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現象。其中,忍受寂寞是「空巢青年」難以言說的艱辛,居住條件差和缺乏情感寄托是他們面臨的主要困境。此外,大城市的人才流動性強,落戶和買房的難度大,搬家、跳槽頻繁,也讓這些年輕人難以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空巢」是自嘲,也是無奈

「平時都是一個人上下班,吃飯主要靠叫外賣,有空就和朋友們微信聊聊天、玩玩遊戲。雖然常常也會感到孤獨,但卻很少會約著一起逛街、看電影。」談到目前的生活狀態,已經從西安體育學院畢業兩年的侯玉傑這樣說,「自己和本科室友雖然都租住在碑林區,但上一次見面還是半年前,還是因為外省的一個室友到西安來旅遊,同宿舍的姐妹才有機會聚到一起。雖然也很想談戀愛,但是公司裡已經沒有適齡的單身男了,感覺找個各方面都適合自己的還真不容易。」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石英教授分析,「空巢青年」很大程度上是年輕人的主動選擇,還帶有自嘲的意味。他們彼此這樣稱呼,或將自己歸入這樣的群體,以娛樂的心態在網路中尋找「組織」,是一種普遍但並不嚴重的社會現象。由於離開了親人和朋友,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獨自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很多時候就只能用網路打發著時間,更容易增加孤獨感。

統計資料顯示,「空巢青年」中,只有14%的人從未感到孤獨;不同性別之間的孤獨高峰點也存在著不同,對於空巢男青年來說,晚上10點最孤獨;而空巢女青年的孤獨高峰期則是晚上9點。

《「空巢青年」生活報告》顯示,「空巢青年」人均每月房租消費1355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是普通青年的1.5倍。對美食、服飾和數碼產品等物質追求更高,靠閱讀書籍、看電影來排解孤獨。

相關專家分析認為,80後、90後大多在獨生子女家庭中長大,現在的年輕人強調個性化,行事獨立,也很注意維護個人空間,這就容易沉醉於個人的小世界裡不能自拔。缺少集體活動的後果就是社交圈狹窄,孤獨感增加。

缺乏社交也並不完全是主動選擇,有時也是無奈之舉。

房地產銷售人員小項工作彈性比較大。有時自己已經下班,但是朋友們還都在加班。旺季的時候看房的客戶多,下班回到家已是筋疲力盡,只想睡覺的她,再也沒有社交的衝動。「因為聚會時間遲遲定不下來,大家又都想努力工作幹出業績,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地方,自然也就顧不得社交了。」

對此,相關專家建議,年輕人要主動融入他人和社會,工作之餘多參加社會性的組織或公益服務專案,以公民的身份融入我們生活的城市和社會。同時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中的挫折和困境不能隨遇而安,主動迎接挑戰才能完成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在金錢方面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理財觀念,克服「月光」和過度提前消費,財務獨立才能實現真正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