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玉里藝術展 【璞城石夢】

林美佐老師高中時期就已醉心於石雕藝術創作,廿多年的創作時間,僅只有不到50個作品,很多時間都是在研究新石材的創新(圖/記者鄭志宏攝,2017.06.28)
林美佐老師高中時期就已醉心於石雕藝術創作,廿多年的創作時間,僅只有不到50個作品,很多時間都是在研究新石材的創新(圖/記者鄭志宏攝,2017.06.28)

記者鄭志宏/花蓮報導

「璞石閣」,布農族原住民語解釋為「塵沙滾滾之地」,漢語譯為「玉里」,早期玉里盛產大理石,在日據時期為大理石及樹木的主要出口區,由於玉里的人文民俗的演變,多年後成為養成石雕藝術家的中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璞石創作的首步,就是要認識石材,各種材質的石頭,都必須靠敲打來成形(圖/記者鄭志宏攝,2017.06.28)

花蓮是石頭的故鄉,玉里高中是璞石藝術的發源地,學校更設立有全國首創且唯一的石工科,為台灣石工產業培養諸多優秀人才,亦是台灣當代石雕藝術家的重要搖籃。「石光隧道」老照片回顧展,將簡單扼要呈現這段重要卻沈默的歷史,帶領觀眾認識石工產業教育的背景與特色,其中一位就是玉里鎮知名璞石創作者林美佐。

璞石畫很少見,璞石藝術多元化的創作更少見,鑽研璞石畫多年的林美佐才華橫溢,璞石作品令人大開眼界,其中一幅名為「大地蝕光」也在這次的展出之中,大部份都是用大理石雕琢而成,其中的裂痕除了自然形成外,也在幾處特別敲出,她說,創作廿多年的來,自己的作品卻只有少少的將近50件,除了將璞石藝術傳承之外,也潛心研發找尋新的素材,天然的石材越來越少,只能轉往引進國外的石材。

由玉里國小學生創作的原住民石雕板畫,畫面生動有趣(圖/記者鄭志宏攝,2017.06.28)

林美佐說,以前拿工廠下腳料當素材,早期也拿溪床的石頭來雕刻,林美佐說,天然石頭色彩有限,選擇性少,可調配出各種色彩的素材有限,自從開始擔任講師後,便開始研究其他石材,現在石粉有很多顏色,都是靠染出來的。

石雕應用範圍廣泛,舉凡建築外牆、庭園景觀、公共藝術、家中擺飾,都可以應用石雕創作來增加藝術氣息,林美佐在解說自己的創作時,強調創作的難度在構圖和色彩的搭配上,比較難協調,困難度也較高,林美佐建議,在創作前一定要先有畫面,接下來的問題就不會太大了。

璞石創作不只應用在板畫,也可以用在實體物品,其紋路及線條,相當吸睛(圖/記者鄭志宏攝,2017.06.28)

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南區藝術展-璞城石夢」,以石光隧道為基礎、璞石藝術為主軸,規劃有石光隧道老照片回顧展、情境裝置、璞石藝術作品展、璞石藝術青年兒童戶外創作營、璞石畫民眾體驗DIY等活動,展出至7月底,對於藝術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前往參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