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城市白領,收入剛步入中產,輕度脂肪肝,每天朝九晚十,累得死去活來。一天晚上回到家,你爹輕輕撫摸著你的頭,慈祥的說:『吾兒,你買房的錢有著落啦!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鳳凰網報導,然後,老頭眉飛色舞的告訴你,他加入了民族資產解凍大業,只要投入少量資本,待民族資產解凍後,就會得到巨大的利潤回報。你爹越說越激動,開始說自己是『不穿軍裝的戰士』,是抵禦外敵的『經濟長城』,眼角隱約有淚。

你看著爹,爹也看著你。這時你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你希望他不是你爹。

類似『民族資產解凍』這樣的騙局,幾乎每天都在中國大陸的各個角落裡上演,經久不衰。

當然,還有更簡單粗暴的,比如直接自稱自己是孫中山。

『你好,我是孫中山(或他的私生子),現在有N億資產被凍結,只需要N元就能解凍資產。今天你幫了我。明天我封你為XXX(官職),再分你N萬資產』。

主角可以是新舊交替時期的孫中山、袁世凱,也可能是李鴻章、曾國藩、康熙、乾隆等清朝人物。上述短信群發騙術,成為當代騙術的一大景觀。

這麼低級的騙術,你不信,我也不信,但有人信。中國13億人還怕找不到騙子的土壤?騙一個就是好幾萬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這一直是一本萬利的非法生意。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這個騙術誕生於1979年,至今興盛不衰,只不過它的傳播形式發生了變化,畢竟當年還沒有手機訊息和微信。

天降偉人,130歲的『孫中山』找你借錢

2003年5月,一群七八十歲的北京老人在退休後雄心未泯,他們想要成立一個研究歷史的協會,缺位缺乏經費而苦惱。

就在這時候,突然天降偉人。

一位自稱是孫中山的人來到他們面前。『孫中山』告訴他們,自己已經活了130多歲,手頭有筆數目嚇人的巨款但被凍結,需要啟動資金才能啟動巨款,他跟眾人借錢並保證三個月內雙倍返回。『孫中山』身邊有個女秘書號稱已跟隨國父幾十年。

他們信誓旦旦說當年去世的孫中山是替身,死亡是為了成就祖國大業,真身則一直流落在民間。看著一頭白髮的『孫中山』,這些比他年長的人們居然相信了,一直哭窮的他們紛紛慷慨解囊,4人短短幾天內就湊了55.4萬交給『孫中山』。

『孫中山』大筆一揮,寫下欠條,落款是『孫逸仙』。

55.4萬在2003年可不是一筆小錢,當年北京房價均價不到4000元,通州才2000多。

第二年,『孫中山』和他的女秘書被公安機關捉獲。

『總理』蒙塵啊,這可比當年『中山艦事件』嚴重多了。

『孫中山』交代,他的真實身份是61歲的朱永成,61歲,四川人。他的女秘書,實際上是一個60多歲的女騙子

『我本來想冒充蔣介石的,但他是人民公敵,不行。冒充毛澤東吧,他是國家領袖,發現了會被槍斃的,所以我只好冒充偉人孫中山了。』這騙子在法庭上的發言雷倒一片人。

事實上,他相貌也不像孫中山,法庭上的人就很納悶,長這樣這都敢冒充真是肆無忌憚。朱永成在北京的辦公室裡擺上了指揮刀、指揮棒,掛起孫中山的照片,編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解凍民間資產……』的紅頭文件。

當然,基於對這個世界的善意,我們應該相信,這些老人借錢給騙子,完全是出於對歷史研究事業的熱愛,以及對民族偉人的崇敬,而非基於無知和貪欲。

今天『孫中山』跟他們承諾借1萬還2萬,明天是慈禧來登門借款,後天是康熙,大後天也可能是朱元璋……嗯,也許還有李自成、洪秀全來借款。可萬一這時你家裡錢已經都被借光了,你只能一臉歉意告訴洪天王:『天王啊,真是不好意思,我家錢已經被咸豐皇帝借走了,曾國藩也借走了一部分,他們正招兵買馬要砍你腦袋呢。』





長生不老的『康熙』也走上了犯罪道路

『我就是康熙皇帝,吃了長生不老藥,活了300多歲啦,掌握著大清皇家的資產。不過這資產被凍結了,需要投入啟動資金,讓我去把皇家資產解凍,你就可以獲得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回報。』

『孫中山』能騙到歷史『愛好者』的錢,憑啥天天在各大電視台清宮戲裡露臉、人氣更高的『康熙帝』不能騙錢?

事實是,有個真名叫劉乾珍的『康熙』從一個富婆處騙到了222萬元,『康熙』說要拿這筆錢去買台北故宮博物院裡的翠玉白菜。

『康熙』的同夥萬健民更狠,他說自己是金融大鱷索羅斯的弟子,曾擔任過景德鎮市稅務局長,幫助國家打過金融戰爭,給宋鴻兵的《貨幣戰爭》取書名,他的家族掌握加拿大3000億美金的皇家基金。看起來,洋招牌比『康熙』值錢,萬健民以理財產品和拿地為由,從富婆手裡騙到了4000萬。



太陽下沒有新鮮事,還記得2013年名震一時、讓多少人樂不可支的愛新覺羅昌平公主嗎?當年48歲的河南盧氏縣農村婦女王鳳鷹,號稱是『愛新覺羅氏三公主—昌平公主』,手握愛新覺羅家族的1750億元資產,但資產被凍結,希望有人投錢去打通關係讓資產解凍,投錢者將獲得豐厚回報。

『昌平公主』背後是一個詐騙團夥,他們成立皇玉鷹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的一家四星級酒店開宣傳大會以招攬客戶,大會主題即如何解凍皇室資產。隨後,公主包機票並帶隊去四川、貴州的深山里看有武警駐守的金庫。大家當然不可能靠近,只能遠望,公主則說鑰匙在手。她還拿些金條、美元、皇家服飾、免死金牌等物件給投資者們,以增加真實性。

單是看『昌平公主』這個名頭就讓人冷俊不禁,是不是還可以有通州格格、海澱王爺、門頭溝小貝勒?再不濟,打點洋招牌:奶子房大公、魏公村伯爵,也是非常沁人心脾的名號啊。

然而,如此怪誕的騙局,居然還有6個人中招,貢獻上572萬元。

與時俱進的『民族資產』騙局

中國大陸2008年出版了一本書《警惕形形色色的坑老騙術》,書名聽上去很雷人,類似《農民工進城防騙手冊》、《怎樣鑒別黃色歌曲》之類。書中專門一章『冒充領導或名人類騙局』,不過冒充歷史名人不是主要內容,主要內容是冒充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領導、軍官、警察、記者等。



事實如此,冒充手握公權力者行騙的概率是最高的。大陸經濟起飛初期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還盛行冒充港台富商,至於假冒高幹子弟的騙局則至今不衰。模仿孫中山、清朝皇帝及其家人的騙局,相比起來算少了,但它們有更大的觀賞價值,這實在是一場場經典喜劇,編劇們腦洞開再大都想不到騙子們可以這麼玩。

所有的騙局都能映射出一個時代的特徵。1990年代流行過自稱孫中山的騙局,我一個朋友就說他親戚遇到過,山洞裡突然跳出一個『孫中山』,說自己有筆巨款,需要有人投資去把它取出來,『孫中山』還帶著一臉懵逼的他去喝酒、吃滷肉。那麼多騙子假冒孫中山,說明正時值兩岸關係緩和,民國史重新走上桌面。伴隨歷史解禁的,則滋生了『民族資產解凍』騙局,它像傳銷一樣,騙子抓不完,傻子用不完。



1979年5月,中國大陸和美國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於解決資產要求的協定》,美國政府將在1979年10月1日解凍所有被凍結的中國大陸居民和公有單位的資產。

這筆『民族資產』具體有哪些,很少有人知道,種種流言給它籠罩了神秘面紗。許多人動歪念說自己是某位民國軍政要人的後人,手持假的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存款單,向大眾拉贊助,許諾一旦要回資產後加倍返回。任何打著『民族資產解凍』旗號的籌款,都是騙局,無一例外。

從1979年12月到1980年10月,人民銀行連發三個文件以制止這類騙術。但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這樣的騙局在近40年裡屢試不爽,總有人上當,不乏有人被騙得傾家蕩產。

從冒充袁世凱、李鴻章、曾國藩、段祺瑞後人,到國民黨人物孫中山、宋藹齡後人,再到冒充紅色陣營的彭德懷後人,甚至連李烈鈞後人都有。這一類故事都有一個差不多的套路,你要是問起人家有後人怎麼會輪到我們這些外人來分錢,對方就會告訴你,後人都被中情局暗殺了—美國又一次背上了黑鍋。

2000年被偵破的『華夏民族資產解凍委員會』,成立於1998年,吹牛逼說掌握了太平天國、清末、民國時的許多藏匿財產,價值9000多億美元的財產分布在100多個藏匿點。它設會員制,入會需繳納5000至15000不等的會費,在溫州樂清騙到超過2000萬元。

沒想到吧,還有這麼多騙子和傻子跟你生活在同一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