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盒飯價格過高問題,近年來已成為社會熱點話題。高鐵盒飯價格緣何居高不下呢?究竟是盒飯企業壟斷化經營,還是盒飯的成本高?這都需要高鐵相關部門公開透明,算出明細帳。
根據台灣網報導,在從事多年速食餐飲人士的幫助下,華商報記者發現,按照高鐵出售的速食份額比例,20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的包子套餐,成本在6元左右;45元的杏鮑菇炒牛肉飯,成本最高16元;而15元套餐的成本僅為5至7元。
高鐵高價盒飯背後藏匿著許多貓膩,算帳之後,華商報記者發現其中的驚人暴利。
高鐵新配食品品種價格還是高得離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針對高鐵上一直賣40元的盒飯,而15元的低價盒飯一直斷供的問題,鐵路總公司負責人回應說,鐵路部門一直想給旅客提供價廉物美的食品,高鐵將增加品種,推出包子、饅頭、三明治等低價食品。
4月13日,華商報記者乘坐G1707次列車時,餐飲服務員表示,車上有包子套餐和三明治套餐供應。包子套餐包括兩個包子(一個豬肉的,一個白菜的)、一個雞蛋、一杯豆漿,共20元。三明治套餐包括一個三明治、一個熱狗和一杯咖啡,共35元。
4月22日,華商報記者請在西安從事多年餐飲行業的劉先生計算這些套餐的成本。劉先生說,由於三明治套餐中咖啡價格標準不一,不好確定成本,而包子套餐的成本則比較容易確定。
劉先生說,按市面上肉包子2元一個、雞蛋1元一個、豆漿普遍價位1.5元至2元計算,這組套餐的賣價也就是7元左右。一般情況下,餐飲行業的利潤都不低於40%,那麼兩個包子、一個雞蛋和一杯豆漿的成本也不足5塊,再加上飯盒包裝和塑封1元錢,也就6元,高鐵上賣到20元可真是暴利。
從杭州東發往西安的G1874列車上,一份早餐揚州包子賣10元,共有4個包子,比小籠包略大,兩個青菜的,一個肉餡的,一個紫薯的。劉先生說,按成本計算,每個包子最高不超過1元,也就是說,這份成本價4元左右的包子,卻賣到10元。在該列車上,記者買了一份20元的時令水果,有10顆聖女果、一根水果黃瓜、一個芒果、一個新疆庫爾勒梨。
4月23日,記者請從事20多年餐飲服務的某酒店廚師長司先生計算成本,司先生把10個聖女果按500克計算,芒果和庫爾勒梨按圖片上實物來計算,這份時令水果加上包裝盒的成本最高不超過12元。
45元盒飯成本最高15元 15元盒飯成本7元多
劉先生還計算了兩份高鐵套餐的成本。第一份,杏鮑菇炒牛肉飯,價值45元,淨含量690克,包括杏鮑菇炒牛肉、青菜、素丸子燴娃娃菜、紫薯、南瓜炒蝦仁及米飯。
劉先生說,批量採購牛肉大約44元一公斤,這份杏鮑菇炒牛肉以100克計算,原料全部為牛肉,成本為5元;青菜按10元一公斤計算,100克成本為1元;娃娃菜和素丸子都按10元一公斤計算,各100克,成本為2元;紫薯大約也是10元一公斤,100克成本為1元;蝦仁約60元一公斤,4個蝦仁不到200克,再加上南瓜的成本也就5元左右;米飯按兩碗計算,每碗1元,再加上塑封、飯盒和食具的成本1元,也就16元,而這些菜不含米飯已達700克,超過了套餐包裝上顯示的690克。因此,該套餐成本最多15元。
第二份,蘿蔔牛腩套餐,價值30元,淨含量650克,包括蘿蔔炒雞丁、胡蘿蔔牛腩、玉米粒及米飯。劉先生說,目前雞肉大概14元一公斤,這份約100克的蘿卜炒雞丁全部按雞肉價格算,成本1.5元左右;胡蘿卜牛腩量稍多一些,按200克計算,牛腩每公斤44元,成本9元左右;玉米粒約20元一公斤,按150克算成本,為2元左右;再加上兩碗米飯2元,以及包裝、食具1元,其成本為15.5元。
劉先生表示,以上兩份套餐若是批量生產,他有把握在計算出來的成本上還可再節省3到5元。雖然說高鐵上的盒飯有運輸、冷藏的成本,但生產商也不需要承擔一般餐飲企業要承擔的店面房租成本,因此,火車盒飯供應商的成本不會比一般餐飲企業的成本高。
4月23日,司先生幫記者計算了15元高鐵套餐紅燒獅子頭的成本。配料有獅子頭(一個)、海帶、雪菜、筍、豬肉、黃豆、胡蘿蔔、黃豆醬,淨含量580克,包括餐盒在內,成本在7.4元。
列車潛規則:先出售高價盒飯
「我們列車一天最多能賣出去200多份盒飯,銷售得好,銷售額在1萬元以上,」華商報記者調查期間,高鐵某列車一名工作人員稱,每趟列車幾個班組輪流值乘,一名餐飲服務員工資兩千多,加上售賣盒飯等商品提成,每月總收入可以拿到三四千元。
「為啥高鐵上盒飯賣得這麼貴?因為有利益啊。」一位高鐵業內人士說,根據鐵路部門規定,高鐵列車上提供的盒飯有高、中、低檔不同種類,但實際上,因旅客流動性大、喜好不同,再加上成本和不浪費等因素,主要提供的盒飯也就七八種。列車上其實有很多不成文規定,也就是潛規則,就是先出售高價的盒飯,比如65元、60元的,隨著盒飯減少或售完,再接著出售35元、30元、25元、20元、15元的。
該人士稱,另一個潛規則就是,當旅客不知相關規定或不主動問價格最便宜的15元盒飯時,餐飲員售賣時是不會主動推銷的,一般小推車推著四五種價格較高的盒飯售賣,除非高價盒飯賣完後才推薦15元的。「另外,旅客主動到餐車去買盒飯並諮詢時,買到15元或較便宜的盒飯幾率更大。」
「高鐵是這樣分工的。」4月23日,某鐵路局一內部人士稱,一趟列車上,乘務員、保潔員隸屬客運段,但保潔員大多是第三方承包的,而駕駛員則隸屬機車段,列車上的餐飲服務員則屬於鐵路旅客服務公司或第三方餐飲公司。列車上乘務員、保潔員的福利待遇,節假日期間是平日工資的3倍。
每班列車都有乘務長,乘務長月薪過萬,乘務員工資待遇也很好,雖然基本工資不高,但獎金多,獎金有一部分就來自這些利潤空間。正是由於暴利驅動,就主推高價盒飯多賺錢。
4月14日,華商報記者給大陸鐵路總公司發採訪函採訪列車上盒飯價格過高、是否有豐富物美價廉食品的措施以及列車員不主動推薦15元盒飯等問題,截至發稿時,對方仍未給予回覆。
「列車應當根據旅客需要和市場需求供應盒飯。」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寶通認為,火車上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建議鐵路總公司制訂規範,提升品質服務,既能保證市場一定的利潤,又能讓廣大旅客得到實惠。
我省一名從事法律研究的人士稱,如果高價盒飯背後的確涉及利益鏈條,呼籲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深入調查。若存在違法違規違紀的,就應當從嚴查處,徹底扭轉不合理現狀。
相關閱讀:揭秘動車餐飲基地
春運客流高峰時期,旅客對盒飯的需求量也大增,記者曾探訪北京地區動車高鐵列車餐飲加工配送基地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獲悉,在每趟動車、高鐵的配餐中,
15元標準的低價盒飯若銷售一空,會將其他高價位的盒飯按照15元的價格銷售,保證不斷供。為防出現異物,每一份盒飯都將經X光照射檢驗。
用X光儀器檢查不合格產品。
衛生關
全身三次消毒才准進
記者探訪了這家目前大陸最大的動車高鐵餐食加工生產基地,在配餐廠房裡,記者目睹了保質期72小時的冷鏈餐食的製作全過程。
進入廠房前,記者被要求全副武裝,白大褂、頭罩、口罩、鞋套一個也不能少,進入車間前還被要求洗手後再用酒精消毒雙手。隨後,記者被帶入一間「風淋房」再次消毒,封閉的小空間內四面八方的風孔一起工作,吹掉身上的浮塵和毛發。
作為直接接觸飯菜的車間工人,須經過更嚴格消毒程式才能進入。記者看到,原來進入盒飯生產車間前,所有工作人員與記者一樣「全副武裝」,雙手消毒、在風淋房內完成360度淨化後,還要將手腳放在入口的消毒池內站30秒、噴灑酒精,才能走進生產車間。
工作人員經風淋房吹去浮塵。
品質關
盒飯經金屬探測防異物
在米飯製作車間內,洗米、蒸煮、切塊、包裝等工序基本都是自動化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避免乘客在米飯中吃到頭髮、小石子等異物,今年春運起增加了人工挑米這道工序。即便經過細緻的人工挑選,食物中還是不可避免地會在某個流程出現「小意外」,殘存一些異物。為了對付這些異物,京鐵列服公司特別引入了兩道工序─金屬檢測和X光照射。
據介紹,食物在封裝打包後,首先將經過金屬檢測儀,一旦發現金屬物質,則馬上報警。第二關是X光照射,不僅金屬會在X光的照射下無所遁形,連小石頭這類硬物都會被察覺。機器一旦察覺出有異物,傳送帶就如同突然「發脾氣」一般使勁一甩,將有異物的盒飯從流水線拋出,工人將再行手檢。
將手腳浸泡在消毒池30秒。
速度關
12小時內配送上車
在熱廚生產間,燃氣炒鍋、蒸汽炒鍋、攪拌燃氣炒鍋,分別把守著自己的「崗位」。工人們將加工好的半成品投進鍋內,再按照研發的比例配好各種調味料,燃氣鍋在電腦的設置操作下開始按照程式炒制食品。
記者看到,一口口直徑近兩公尺的大鍋裡,正在烹制著各種菜肴,據介紹,這樣的一口大鍋可以炒300公斤的食品,能裝200餘份盒飯。熱菜出鍋後,要立刻裝進飯盤車,送進真空易冷機進行打冷降溫,然後再進行包裝。
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盒飯的品質和口感,他們生產的盒飯從裝箱,到啟運,再到配送上車,全程不超過12個小時。
據了解,這些冷鏈盒飯保質期為72小時,旅客在列車上吃到的盒飯都是新鮮有保證的。由於採取了「以銷訂產」的經營方式,浪費的情況很少發生。對於超過保質期的盒飯,一律都要貼上報廢標籤,然後送回生產基地進行統一銷毀。
從直徑近兩公尺的大鍋盛菜肴。
服務關
盒飯菜品每兩天一換
春運將至,動車的開行列數也將大大增加,配餐基地每天製作盒飯的數量將由每天上萬盒增加到近兩萬盒。雖然盒飯的數量增加了,但15元標準的盒飯仍將保證充足供應。
據介紹,目前北京動車的盒飯共分4檔,15元、30元、45元和65元。據該負責人透露,在所有動車盒飯中,每列列車的15元標準盒飯配備將達到30%以上,每兩天配菜基地還會更換一次菜品的花樣。
如果列車上預備的15元標準盒飯不夠怎麼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來說車上盒飯的儲備都能滿足旅客的需求,如果趕上列車晚點等特殊情況15元盒飯全部售空,則將把車上30元、45元等高價位盒飯以15元一份的價格賣給旅客,保障15元盒飯不斷供。
工作人員測試菜肴出鍋溫度。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動車、高鐵上常規配餐都為冷鏈盒飯,但仍按一定比例配備保質期為3個月的常溫鏈盒飯,以防止列車晚點旅客滯留等極端情況發生。
盒飯塑封前做最後一次檢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鐵高價盒飯背後藏匿著許多貓膩,算帳之後,華商報記者發現其中的驚人暴利。
高鐵新配食品品種價格還是高得離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針對高鐵上一直賣40元的盒飯,而15元的低價盒飯一直斷供的問題,鐵路總公司負責人回應說,鐵路部門一直想給旅客提供價廉物美的食品,高鐵將增加品種,推出包子、饅頭、三明治等低價食品。
4月13日,華商報記者乘坐G1707次列車時,餐飲服務員表示,車上有包子套餐和三明治套餐供應。包子套餐包括兩個包子(一個豬肉的,一個白菜的)、一個雞蛋、一杯豆漿,共20元。三明治套餐包括一個三明治、一個熱狗和一杯咖啡,共35元。
4月22日,華商報記者請在西安從事多年餐飲行業的劉先生計算這些套餐的成本。劉先生說,由於三明治套餐中咖啡價格標準不一,不好確定成本,而包子套餐的成本則比較容易確定。
劉先生說,按市面上肉包子2元一個、雞蛋1元一個、豆漿普遍價位1.5元至2元計算,這組套餐的賣價也就是7元左右。一般情況下,餐飲行業的利潤都不低於40%,那麼兩個包子、一個雞蛋和一杯豆漿的成本也不足5塊,再加上飯盒包裝和塑封1元錢,也就6元,高鐵上賣到20元可真是暴利。
從杭州東發往西安的G1874列車上,一份早餐揚州包子賣10元,共有4個包子,比小籠包略大,兩個青菜的,一個肉餡的,一個紫薯的。劉先生說,按成本計算,每個包子最高不超過1元,也就是說,這份成本價4元左右的包子,卻賣到10元。在該列車上,記者買了一份20元的時令水果,有10顆聖女果、一根水果黃瓜、一個芒果、一個新疆庫爾勒梨。
4月23日,記者請從事20多年餐飲服務的某酒店廚師長司先生計算成本,司先生把10個聖女果按500克計算,芒果和庫爾勒梨按圖片上實物來計算,這份時令水果加上包裝盒的成本最高不超過12元。
45元盒飯成本最高15元 15元盒飯成本7元多
劉先生還計算了兩份高鐵套餐的成本。第一份,杏鮑菇炒牛肉飯,價值45元,淨含量690克,包括杏鮑菇炒牛肉、青菜、素丸子燴娃娃菜、紫薯、南瓜炒蝦仁及米飯。
劉先生說,批量採購牛肉大約44元一公斤,這份杏鮑菇炒牛肉以100克計算,原料全部為牛肉,成本為5元;青菜按10元一公斤計算,100克成本為1元;娃娃菜和素丸子都按10元一公斤計算,各100克,成本為2元;紫薯大約也是10元一公斤,100克成本為1元;蝦仁約60元一公斤,4個蝦仁不到200克,再加上南瓜的成本也就5元左右;米飯按兩碗計算,每碗1元,再加上塑封、飯盒和食具的成本1元,也就16元,而這些菜不含米飯已達700克,超過了套餐包裝上顯示的690克。因此,該套餐成本最多15元。
第二份,蘿蔔牛腩套餐,價值30元,淨含量650克,包括蘿蔔炒雞丁、胡蘿蔔牛腩、玉米粒及米飯。劉先生說,目前雞肉大概14元一公斤,這份約100克的蘿卜炒雞丁全部按雞肉價格算,成本1.5元左右;胡蘿卜牛腩量稍多一些,按200克計算,牛腩每公斤44元,成本9元左右;玉米粒約20元一公斤,按150克算成本,為2元左右;再加上兩碗米飯2元,以及包裝、食具1元,其成本為15.5元。
劉先生表示,以上兩份套餐若是批量生產,他有把握在計算出來的成本上還可再節省3到5元。雖然說高鐵上的盒飯有運輸、冷藏的成本,但生產商也不需要承擔一般餐飲企業要承擔的店面房租成本,因此,火車盒飯供應商的成本不會比一般餐飲企業的成本高。
4月23日,司先生幫記者計算了15元高鐵套餐紅燒獅子頭的成本。配料有獅子頭(一個)、海帶、雪菜、筍、豬肉、黃豆、胡蘿蔔、黃豆醬,淨含量580克,包括餐盒在內,成本在7.4元。
列車潛規則:先出售高價盒飯
「我們列車一天最多能賣出去200多份盒飯,銷售得好,銷售額在1萬元以上,」華商報記者調查期間,高鐵某列車一名工作人員稱,每趟列車幾個班組輪流值乘,一名餐飲服務員工資兩千多,加上售賣盒飯等商品提成,每月總收入可以拿到三四千元。
「為啥高鐵上盒飯賣得這麼貴?因為有利益啊。」一位高鐵業內人士說,根據鐵路部門規定,高鐵列車上提供的盒飯有高、中、低檔不同種類,但實際上,因旅客流動性大、喜好不同,再加上成本和不浪費等因素,主要提供的盒飯也就七八種。列車上其實有很多不成文規定,也就是潛規則,就是先出售高價的盒飯,比如65元、60元的,隨著盒飯減少或售完,再接著出售35元、30元、25元、20元、15元的。
該人士稱,另一個潛規則就是,當旅客不知相關規定或不主動問價格最便宜的15元盒飯時,餐飲員售賣時是不會主動推銷的,一般小推車推著四五種價格較高的盒飯售賣,除非高價盒飯賣完後才推薦15元的。「另外,旅客主動到餐車去買盒飯並諮詢時,買到15元或較便宜的盒飯幾率更大。」
「高鐵是這樣分工的。」4月23日,某鐵路局一內部人士稱,一趟列車上,乘務員、保潔員隸屬客運段,但保潔員大多是第三方承包的,而駕駛員則隸屬機車段,列車上的餐飲服務員則屬於鐵路旅客服務公司或第三方餐飲公司。列車上乘務員、保潔員的福利待遇,節假日期間是平日工資的3倍。
每班列車都有乘務長,乘務長月薪過萬,乘務員工資待遇也很好,雖然基本工資不高,但獎金多,獎金有一部分就來自這些利潤空間。正是由於暴利驅動,就主推高價盒飯多賺錢。
4月14日,華商報記者給大陸鐵路總公司發採訪函採訪列車上盒飯價格過高、是否有豐富物美價廉食品的措施以及列車員不主動推薦15元盒飯等問題,截至發稿時,對方仍未給予回覆。
「列車應當根據旅客需要和市場需求供應盒飯。」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寶通認為,火車上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建議鐵路總公司制訂規範,提升品質服務,既能保證市場一定的利潤,又能讓廣大旅客得到實惠。
我省一名從事法律研究的人士稱,如果高價盒飯背後的確涉及利益鏈條,呼籲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深入調查。若存在違法違規違紀的,就應當從嚴查處,徹底扭轉不合理現狀。
相關閱讀:揭秘動車餐飲基地
春運客流高峰時期,旅客對盒飯的需求量也大增,記者曾探訪北京地區動車高鐵列車餐飲加工配送基地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獲悉,在每趟動車、高鐵的配餐中,
15元標準的低價盒飯若銷售一空,會將其他高價位的盒飯按照15元的價格銷售,保證不斷供。為防出現異物,每一份盒飯都將經X光照射檢驗。
用X光儀器檢查不合格產品。
衛生關
全身三次消毒才准進
記者探訪了這家目前大陸最大的動車高鐵餐食加工生產基地,在配餐廠房裡,記者目睹了保質期72小時的冷鏈餐食的製作全過程。
進入廠房前,記者被要求全副武裝,白大褂、頭罩、口罩、鞋套一個也不能少,進入車間前還被要求洗手後再用酒精消毒雙手。隨後,記者被帶入一間「風淋房」再次消毒,封閉的小空間內四面八方的風孔一起工作,吹掉身上的浮塵和毛發。
作為直接接觸飯菜的車間工人,須經過更嚴格消毒程式才能進入。記者看到,原來進入盒飯生產車間前,所有工作人員與記者一樣「全副武裝」,雙手消毒、在風淋房內完成360度淨化後,還要將手腳放在入口的消毒池內站30秒、噴灑酒精,才能走進生產車間。
工作人員經風淋房吹去浮塵。
品質關
盒飯經金屬探測防異物
在米飯製作車間內,洗米、蒸煮、切塊、包裝等工序基本都是自動化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避免乘客在米飯中吃到頭髮、小石子等異物,今年春運起增加了人工挑米這道工序。即便經過細緻的人工挑選,食物中還是不可避免地會在某個流程出現「小意外」,殘存一些異物。為了對付這些異物,京鐵列服公司特別引入了兩道工序─金屬檢測和X光照射。
據介紹,食物在封裝打包後,首先將經過金屬檢測儀,一旦發現金屬物質,則馬上報警。第二關是X光照射,不僅金屬會在X光的照射下無所遁形,連小石頭這類硬物都會被察覺。機器一旦察覺出有異物,傳送帶就如同突然「發脾氣」一般使勁一甩,將有異物的盒飯從流水線拋出,工人將再行手檢。
將手腳浸泡在消毒池30秒。
速度關
12小時內配送上車
在熱廚生產間,燃氣炒鍋、蒸汽炒鍋、攪拌燃氣炒鍋,分別把守著自己的「崗位」。工人們將加工好的半成品投進鍋內,再按照研發的比例配好各種調味料,燃氣鍋在電腦的設置操作下開始按照程式炒制食品。
記者看到,一口口直徑近兩公尺的大鍋裡,正在烹制著各種菜肴,據介紹,這樣的一口大鍋可以炒300公斤的食品,能裝200餘份盒飯。熱菜出鍋後,要立刻裝進飯盤車,送進真空易冷機進行打冷降溫,然後再進行包裝。
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盒飯的品質和口感,他們生產的盒飯從裝箱,到啟運,再到配送上車,全程不超過12個小時。
據了解,這些冷鏈盒飯保質期為72小時,旅客在列車上吃到的盒飯都是新鮮有保證的。由於採取了「以銷訂產」的經營方式,浪費的情況很少發生。對於超過保質期的盒飯,一律都要貼上報廢標籤,然後送回生產基地進行統一銷毀。
從直徑近兩公尺的大鍋盛菜肴。
服務關
盒飯菜品每兩天一換
春運將至,動車的開行列數也將大大增加,配餐基地每天製作盒飯的數量將由每天上萬盒增加到近兩萬盒。雖然盒飯的數量增加了,但15元標準的盒飯仍將保證充足供應。
據介紹,目前北京動車的盒飯共分4檔,15元、30元、45元和65元。據該負責人透露,在所有動車盒飯中,每列列車的15元標準盒飯配備將達到30%以上,每兩天配菜基地還會更換一次菜品的花樣。
如果列車上預備的15元標準盒飯不夠怎麼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來說車上盒飯的儲備都能滿足旅客的需求,如果趕上列車晚點等特殊情況15元盒飯全部售空,則將把車上30元、45元等高價位盒飯以15元一份的價格賣給旅客,保障15元盒飯不斷供。
工作人員測試菜肴出鍋溫度。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動車、高鐵上常規配餐都為冷鏈盒飯,但仍按一定比例配備保質期為3個月的常溫鏈盒飯,以防止列車晚點旅客滯留等極端情況發生。
盒飯塑封前做最後一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