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不愛巧克力榛果醬?先別忙著舉手,在2015年超商首度引進義大利進口的巧克力隨手杯,上架一星期就熱銷25萬杯,就可見巧克力的魅力。追追追收到讀者投書,希望能釐清他們最愛的巧克力醬,竟蒙上致癌陰影,哺哺更嗅到謠言的味道。
這神秘的棕櫚油(Palm Oil)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來自於棕櫚樹的植物油,更擁有豐富的食用歷史。而「精煉棕櫚油」在精煉過程中,要經過200°C的高溫處理。這個過程中會生成一些副產物: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lycidol esters,GE)、3-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簡稱3-MCPD)和2-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簡稱2-MCPD),三種最為人詬病的脂肪酸酯。
在高溫加工過程中,脂肪和鹽的含量高會加速反應作用。一些研究報告指出精煉食油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含量較高,並提出食油加工的脫臭程序 (精煉食油的最後程序,以去除多餘的氣味和異味 ),似乎是產生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關鍵成因。
根據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的報告指出,多種加工食物含有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其中包括:棕櫚油、嬰兒奶類代用品、薯條、鹹餅乾、香腸等。加工食物中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是酯類和氯化物的主要反應產物,其實大家早在不知不覺中都吞下大量氯丙二醇。
而能多益巧克力榛果抹醬,因為在製造時添加棕櫚油,才能擁有濃郁絲滑口感,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這也是此謠言推波助瀾的成因。實際上早期的能多益並沒有棕櫚油成分,所以口感上不夠滑順,能多益的製造商費列羅(Ferrero)在後期使用棕櫚油,強調是為了避免含反式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更花費了比一般傳統加工製程多20%的成本研發低溫工藝,以求產生可能致癌物的量降到最低,好做到幾乎與其他植物油一樣安全,沒想到反而捲入棕櫚油風波。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更指出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 )在2016年提出對食品中游離態,及脂肪酸酯化鍵結的3-氯丙二醇、2-氯丙二醇及縮水甘油酸酯(GE)評估結果皆顯示,食用上述產品對於年輕族群(0-9歲)而言,是有健康上疑慮,尤其在老鼠實驗中更指出,可能導致腎臟、及男性生殖功能損傷。
只是歐洲食品局從頭到尾都沒提到巧克力醬,或是能多益相關的控訴,更有人指出,關於能多益致癌的瘋傳,其實都是競爭對手的推波助瀾。現今法律更未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棕櫚油,美國FDA認為棕櫚油在一般情況下還是安全可食,原因很簡單,老鼠實驗結果,不完全等於人體吸收 GE 後,會增加罹癌風險。EFSA 發言人更直言,只是將證據呈現給大眾知的權利。
食安的問題無所不在,許多的致癌物都需要大量攝取,或照三餐加量(比如你手中的鹽酥雞、或各類油炸食品),所謂的致癌物更是千百種,這些聳動的謠言到處流竄,倒不如說是撩動了人類怕死與對食安的恐懼,在現今吃什麼都怕(毒物)的年代,看追追追就是您最佳選擇。
如果讀者有想要追追追的議題,或心中困惑已久的網路謠言、正確知識辨別、奇風異俗大哉問,甚者想搜尋初戀情人(等以後追追追業務擴大,一定會加開此業務)都可以寫信至:billygirlhsu@nownews.com ,讓特派員地獄列車哺哺為您效勞,標題煩請打上「網路追追追─ XXX(你想追的議題)」。
參考連結: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食用植物油及加工食品中的汙染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高溫加工過程中,脂肪和鹽的含量高會加速反應作用。一些研究報告指出精煉食油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含量較高,並提出食油加工的脫臭程序 (精煉食油的最後程序,以去除多餘的氣味和異味 ),似乎是產生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關鍵成因。
根據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的報告指出,多種加工食物含有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其中包括:棕櫚油、嬰兒奶類代用品、薯條、鹹餅乾、香腸等。加工食物中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是酯類和氯化物的主要反應產物,其實大家早在不知不覺中都吞下大量氯丙二醇。
而能多益巧克力榛果抹醬,因為在製造時添加棕櫚油,才能擁有濃郁絲滑口感,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這也是此謠言推波助瀾的成因。實際上早期的能多益並沒有棕櫚油成分,所以口感上不夠滑順,能多益的製造商費列羅(Ferrero)在後期使用棕櫚油,強調是為了避免含反式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更花費了比一般傳統加工製程多20%的成本研發低溫工藝,以求產生可能致癌物的量降到最低,好做到幾乎與其他植物油一樣安全,沒想到反而捲入棕櫚油風波。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更指出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 )在2016年提出對食品中游離態,及脂肪酸酯化鍵結的3-氯丙二醇、2-氯丙二醇及縮水甘油酸酯(GE)評估結果皆顯示,食用上述產品對於年輕族群(0-9歲)而言,是有健康上疑慮,尤其在老鼠實驗中更指出,可能導致腎臟、及男性生殖功能損傷。
只是歐洲食品局從頭到尾都沒提到巧克力醬,或是能多益相關的控訴,更有人指出,關於能多益致癌的瘋傳,其實都是競爭對手的推波助瀾。現今法律更未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棕櫚油,美國FDA認為棕櫚油在一般情況下還是安全可食,原因很簡單,老鼠實驗結果,不完全等於人體吸收 GE 後,會增加罹癌風險。EFSA 發言人更直言,只是將證據呈現給大眾知的權利。
食安的問題無所不在,許多的致癌物都需要大量攝取,或照三餐加量(比如你手中的鹽酥雞、或各類油炸食品),所謂的致癌物更是千百種,這些聳動的謠言到處流竄,倒不如說是撩動了人類怕死與對食安的恐懼,在現今吃什麼都怕(毒物)的年代,看追追追就是您最佳選擇。
如果讀者有想要追追追的議題,或心中困惑已久的網路謠言、正確知識辨別、奇風異俗大哉問,甚者想搜尋初戀情人(等以後追追追業務擴大,一定會加開此業務)都可以寫信至:billygirlhsu@nownews.com ,讓特派員地獄列車哺哺為您效勞,標題煩請打上「網路追追追─ XXX(你想追的議題)」。
參考連結: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食用植物油及加工食品中的汙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