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他們每天都經歷著不同的生離死別,穿梭在一個又一個傷感或遺憾的故事裡,他們被叫做殯葬禮儀師。而現在從事這個職業的,大多為90後。一群20出頭的社會新鮮人,在工作中看生死交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網易報導,22歲的劉交交年輕靚麗,平時愛唱歌、旅遊,與許多朋友聚會,看起來與所有的90後無異,然而她卻從事著一份特殊的工作——殯葬禮儀師。『我念大學就報的這個專業。』劉交交說,高中快結束時,她就選擇了重慶城市管理學院的現代殯儀管理專業。

現在,劉交交在沙坪壩安樂堂工作,從實習算起,已經有三年時間。她的上班時間以接待一個往生者家庭安排,通常為兩個白班加上一個晚班,第三天早上家屬出殯後,才能回家休息。

這天,劉交交上白班,一到安樂堂,她就要換上統一的制服,戴好名牌,整理妝容。幾乎一年四季都穿這一身黑白套裝。殯葬禮儀師也有外形的要求。安樂堂的工作人員介紹,男生身高要求172cm及以上,女生身高要求160cm及以上。



23歲的戴俊是劉交交的同事也是同學,他同樣是看重了這行的就業前景而選擇的。雖然目前單身,但他覺得工作對他找對象影響不大。

上班時第一件事就是換裝,西裝筆挺,莊嚴肅穆是一個殯葬禮儀師應展現的形象。

從球鞋換成皮鞋,似乎也是心理上的一種轉變,在接下來的工作時間裡,禮儀師不能笑,表情嚴肅。動情時也不能哭,保證儀式順利完成。

殯葬禮儀師會提到得到一份往生者的相關資料,大致了解往生者和喪家的相關情況和要求

戴俊和劉交交走向舉行告別儀式的靈堂。每天他們平均要做6、7場這樣的告別式,在告別儀式上與家屬交流。戴俊和劉交交主持告別儀式。通常來說,一場告別式在30分鐘,會有往生者生平介紹、家屬代表發言、家屬遺體告別等環節。



禮儀師向往生者鞠躬獻花。

有時也會主持一些比較『特別』的告別式。這是劉交交主持的一位計程車司機的告別式,往生者因突發疾病去世,自願捐獻了器官和遺體。

劉交交為往生者獻花。

儀式結束後,禮儀師將靈柩抬走。如果是喪禮第三天早上舉行的告別式,靈柩就會直接抬上靈車出殯。

治喪第三天的一早,按照習俗,往生者出殯,禮儀師會排成兩隊,向靈車鞠躬致敬。他們的工作也暫告一個段落。

在安樂堂的殯葬禮儀師都是和劉交交一樣的90後,甚至多是校友。他們已經習慣這樣的日常,上班時莊嚴如老頭,下班後又恢復了和年紀一樣的活力,相互約著唱歌聚會,與任何一個社會新鮮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