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寶瓶文化》授權刊登,摘自《分開旅行》】
下榻的小旅館,正好也叫達文西,離機場並不遠。旅館的餐廳,當然是叫蒙娜麗莎。清晨步行十多分鐘,搭火車進城,售票員英語很好,而且超級友善熱心,仔細囑咐我應該在哪裡下車。我混在米蘭的上班族中,聽見報紙翻動的聲音,車廂裡有咖啡與油墨的香味。
因為旅館沒有乾洗服務,乾淨襯衫都快穿完了,膠捲也已經告罄。我已經接近旅途的終點。
不過是清晨,但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Milan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外已經排起了長隊,為了一睹〈最後的晚餐〉。車站那位好心的售票員事先提醒過我,這需要預約,而且有人數限制,關鍵時刻或許要使出哀兵策略。前面一對英國小夫妻不知道哪裡聽岔了,說:「什麼,排到十二月了?」其他排隊的人一片惶恐。而我只是想,如果真的遇不到,也是命運。好在,最終大家都買到了票,且不用等到十二月,稍等片刻就能入內參觀。
教堂裡的自動門不是感應的,而是限時開合。一道道門,一遍遍等,像是在接受最後的審判。最後一道門在我面前打開,終於到了。
一四七○年,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札打算擴建修道院,年輕的達文西也參加了設計工作。一四九五年,擴建完成,達文西終於能夠開始繪製他構思良久的作品:〈最後的晚餐〉。使用的,正是他在佛羅倫斯時期發明的蛋彩與油彩混合顏料。這種脆弱的顏料不僅要抵抗時間,還要抵抗戰火。十八世紀末期占領米蘭的拿破崙,曾在這裡養馬。而在一九四三年的二戰轟炸中,因為軍方和民眾的全力保護,這裡才得以倖存。
和許多人一樣,我對畫中景象了然於胸:長餐桌旁,依舊坐著十二個門徒。遭背叛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以一種悲傷的姿勢攤開了雙手,但他的神情卻如此平靜,只是靜靜直視著所有仰望的人們,彷彿在說:他什麼都明瞭,所以什麼都原諒。
我在長椅上坐下,隔著五百四十年的時光,凝視耶穌的面龐。
在他遭到背叛的那個晚上,他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走出修道院,天空裡掛滿灰色而巨大的雲朵。儘管初夏,但是我依舊穿著厚厚的外套。走過米蘭的街道,前往米蘭大教堂。路過一面貼海報的牆壁,其中一張是麥斯基(Maisky)演奏的巴赫協奏曲。他發行的演奏作品,常常有他的呼吸聲。大學時代喜歡聽著入睡。多年後在異鄉的街頭看見他的面容,發現他流出了藍色的淚水。而旁邊的海報上則寫著霓虹粉色的標語:I am still in love with you(我依然愛你)。想起遠在千里之外的你,滿臉都是淚。
時光流逝了,但是愛與痛留了下來,不能被淡忘。M,對於你,我還是愛的吧,所以只有靠遠行與你保持距離。
你知道嗎?在愛裡,本沒有好與壞,也沒有是與非。因為被愛的人,總是可以在愛他的人心裡擺脫道德的審判。我不恨你,但是卻開始想要忘記你。是不是這一路太漫長,終讓我變得冷酷?
在米蘭大教堂的聖壇前,我點一支白色蠟燭,就當是與你告別。
人生這麼遠這麼大,怕我們是再沒有與原來的彼此相逢的時候。天空裡沒有恆星的恆心,只有風雨的無常。
燭光跳動,彷彿天使揮動羽翼,流星墜落如雨。而我,終於可以原諒你,同時給我自己最珍貴的禮物:自由。
▲中國美女作家陶立夏新書《分開旅行》(圖/寶瓶文化提供)
●陶立夏/作家、翻譯家。現居上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旅館沒有乾洗服務,乾淨襯衫都快穿完了,膠捲也已經告罄。我已經接近旅途的終點。
不過是清晨,但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Milan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外已經排起了長隊,為了一睹〈最後的晚餐〉。車站那位好心的售票員事先提醒過我,這需要預約,而且有人數限制,關鍵時刻或許要使出哀兵策略。前面一對英國小夫妻不知道哪裡聽岔了,說:「什麼,排到十二月了?」其他排隊的人一片惶恐。而我只是想,如果真的遇不到,也是命運。好在,最終大家都買到了票,且不用等到十二月,稍等片刻就能入內參觀。
教堂裡的自動門不是感應的,而是限時開合。一道道門,一遍遍等,像是在接受最後的審判。最後一道門在我面前打開,終於到了。
一四七○年,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札打算擴建修道院,年輕的達文西也參加了設計工作。一四九五年,擴建完成,達文西終於能夠開始繪製他構思良久的作品:〈最後的晚餐〉。使用的,正是他在佛羅倫斯時期發明的蛋彩與油彩混合顏料。這種脆弱的顏料不僅要抵抗時間,還要抵抗戰火。十八世紀末期占領米蘭的拿破崙,曾在這裡養馬。而在一九四三年的二戰轟炸中,因為軍方和民眾的全力保護,這裡才得以倖存。
和許多人一樣,我對畫中景象了然於胸:長餐桌旁,依舊坐著十二個門徒。遭背叛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以一種悲傷的姿勢攤開了雙手,但他的神情卻如此平靜,只是靜靜直視著所有仰望的人們,彷彿在說:他什麼都明瞭,所以什麼都原諒。
我在長椅上坐下,隔著五百四十年的時光,凝視耶穌的面龐。
在他遭到背叛的那個晚上,他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走出修道院,天空裡掛滿灰色而巨大的雲朵。儘管初夏,但是我依舊穿著厚厚的外套。走過米蘭的街道,前往米蘭大教堂。路過一面貼海報的牆壁,其中一張是麥斯基(Maisky)演奏的巴赫協奏曲。他發行的演奏作品,常常有他的呼吸聲。大學時代喜歡聽著入睡。多年後在異鄉的街頭看見他的面容,發現他流出了藍色的淚水。而旁邊的海報上則寫著霓虹粉色的標語:I am still in love with you(我依然愛你)。想起遠在千里之外的你,滿臉都是淚。
時光流逝了,但是愛與痛留了下來,不能被淡忘。M,對於你,我還是愛的吧,所以只有靠遠行與你保持距離。
你知道嗎?在愛裡,本沒有好與壞,也沒有是與非。因為被愛的人,總是可以在愛他的人心裡擺脫道德的審判。我不恨你,但是卻開始想要忘記你。是不是這一路太漫長,終讓我變得冷酷?
在米蘭大教堂的聖壇前,我點一支白色蠟燭,就當是與你告別。
人生這麼遠這麼大,怕我們是再沒有與原來的彼此相逢的時候。天空裡沒有恆星的恆心,只有風雨的無常。
燭光跳動,彷彿天使揮動羽翼,流星墜落如雨。而我,終於可以原諒你,同時給我自己最珍貴的禮物:自由。
●陶立夏/作家、翻譯家。現居上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