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日,美國《紐約時報》將一名身穿黑衣、用手遮住右眼的女性照片作為當日頭版。並且寫下:(反送中運動)歷時將近六個月,香港已被反政府示威者撕裂。《紐約時報》將這些運動中出現的面孔配上文字,探討這個受到國際高度關注的示威運動。
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至今,激烈的警民衝突造成無數市民受傷、年輕生命隕落, 8 月 11 日,一名化名「 K 」的義務急救員遭到警方使用布袋彈擊中右眼,導致視力受損。 K 女士日前接受《紐約時報》採訪,表示「只有在一個極權、扭曲的社會,人們才會被迫以生命及鮮血保衛它。」
▲「爆眼少女」於 8 月11 日遭到警方擊中右眼後,引發香港市民對警察執法過當的探討。(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紐約時報》以「香港:分裂之城」( Hong Kong: A City Divided )為題,內容由攝影師林亦非( Lam Yik Fei )提供相片,報導香港反送中民主活動中所出現的各人物。其中包括示威者、民主運動支持者、意見領袖(立法議員、公眾人物,如黃之鋒、何韻詩等人)。
被《紐約時報》稱為「鬥士」( Fighter )的勇武派示威者身著黑衣、防毒面罩,裝備雨傘和汽油瓶,在示威中處於前線常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其中一名受訪的示威者還是個學生,他向《紐時》表示:「我盡最大的努力維持課業,但抗爭更加重要。」其他的示威者,有些人透露「我並不是個勇敢的戰士,我也很害怕死亡」、「我很擔憂未來,如果我被逮捕了,我還能見到家人嗎?」但也有人堅持:「單靠訴求不能得到自由,你必去爭取它」。
▲香港年輕示威者害怕參與示威將會「被自殺」但仍然上街爭取民主。(圖/翻攝自韓國 KBS 「被自殺」專題影片)
香港天主教樞機主教陳日君( Joseph Zen )說道:「如果政府淪為極權主義,與人民對立,那我們毫無選擇的餘地,只能與其對抗。」而年輕的民主派代表人物黃之鋒則表示,死亡威脅已經變成他生活的一部分,而香港的民主運動讓歌手何韻詩了解到她的聲音不只有一種表達方式。
▲香港歌手何韻詩多次表態支持香港民主示威。(圖/陳柏年攝)
在這場民主運動中,有數以百萬計的支持者,這些人面戴口罩,來自不同的職業、年齡層,《紐約時報》指出即使香港警方不再允許任何形式的大型集會遊行,民主運動仍然得到公眾強烈的支持。在這些支持者中,有中學生、大學教授、退休人員以及視力受損的身障人士。
大學教授崔女士( Susanne Choi )說道:「現代母親不只照顧孩子,還會穿上運動鞋投身於社運活動中。」表示這場民主運動中,也有許多婦女的參與。
中學生萊恩( Ryan )則說道:「現在我們不能輸,因為中國共產黨正在慢慢地剝奪我們的自由。」
▲理工大學圍城外,數以百計的家長聲援受困學生。(圖/翻攝自《香港 01 》)
在這場運動中,有許多人藉由醫療救援、法律援助、志願煮食的方式支持示威活動。律師陳女士說道:「有時候我覺得我像個童子軍媽媽,一但有個孩子認識了你,他的其他朋友也會聯繫你。」表示這場運動中,有許多年輕的示威者參與,並且面臨到政府的起訴,需要法界人士的協助。
▲許多參與示威的學生只能向外界求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示威運動中,有許多義務救護人員在現場提供醫療救援。圖為理大圍城事件中的義務救護人員。(圖/翻攝自《香港 01
》)
《紐約時報》也同時採訪香港親中派、建制派人士,這些人有些希望北京進行干預,有些人以恢復秩序為由支持警察的行為,也有部分溫和派人士,希望能夠和示威者對話。
前香港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指控這些示威者「真正的目標是接管香港」而香港警察的支持者鄺女士則表示:「(警察)職業並不代表他們不是人,他們也流了很多血」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則表示,只要不碰觸到「獨立的紅線」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I can’t recall another picture that has taken as much front page space as @LamYikFei ’s photograph of ’K’, a volunteer medic struck in the eye, from our Hong Kong portrait project https://t.co/HGJIp7LCs8 pic.twitter.com/UP8qjiefL2
— Mikko Takkunen (@photojournalism) 2019年11月23日
《紐約時報》以「香港:分裂之城」( Hong Kong: A City Divided )為題,內容由攝影師林亦非( Lam Yik Fei )提供相片,報導香港反送中民主活動中所出現的各人物。其中包括示威者、民主運動支持者、意見領袖(立法議員、公眾人物,如黃之鋒、何韻詩等人)。
被《紐約時報》稱為「鬥士」( Fighter )的勇武派示威者身著黑衣、防毒面罩,裝備雨傘和汽油瓶,在示威中處於前線常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其中一名受訪的示威者還是個學生,他向《紐時》表示:「我盡最大的努力維持課業,但抗爭更加重要。」其他的示威者,有些人透露「我並不是個勇敢的戰士,我也很害怕死亡」、「我很擔憂未來,如果我被逮捕了,我還能見到家人嗎?」但也有人堅持:「單靠訴求不能得到自由,你必去爭取它」。
香港天主教樞機主教陳日君( Joseph Zen )說道:「如果政府淪為極權主義,與人民對立,那我們毫無選擇的餘地,只能與其對抗。」而年輕的民主派代表人物黃之鋒則表示,死亡威脅已經變成他生活的一部分,而香港的民主運動讓歌手何韻詩了解到她的聲音不只有一種表達方式。
在這場民主運動中,有數以百萬計的支持者,這些人面戴口罩,來自不同的職業、年齡層,《紐約時報》指出即使香港警方不再允許任何形式的大型集會遊行,民主運動仍然得到公眾強烈的支持。在這些支持者中,有中學生、大學教授、退休人員以及視力受損的身障人士。
大學教授崔女士( Susanne Choi )說道:「現代母親不只照顧孩子,還會穿上運動鞋投身於社運活動中。」表示這場民主運動中,也有許多婦女的參與。
中學生萊恩( Ryan )則說道:「現在我們不能輸,因為中國共產黨正在慢慢地剝奪我們的自由。」
在這場運動中,有許多人藉由醫療救援、法律援助、志願煮食的方式支持示威活動。律師陳女士說道:「有時候我覺得我像個童子軍媽媽,一但有個孩子認識了你,他的其他朋友也會聯繫你。」表示這場運動中,有許多年輕的示威者參與,並且面臨到政府的起訴,需要法界人士的協助。
》)
《紐約時報》也同時採訪香港親中派、建制派人士,這些人有些希望北京進行干預,有些人以恢復秩序為由支持警察的行為,也有部分溫和派人士,希望能夠和示威者對話。
前香港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指控這些示威者「真正的目標是接管香港」而香港警察的支持者鄺女士則表示:「(警察)職業並不代表他們不是人,他們也流了很多血」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則表示,只要不碰觸到「獨立的紅線」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