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世上根本沒有正義的存在,有的只是立場不同」。居住正義的概念在台灣已經被提出多年,政治人物屢屢做出承諾卻沒有落實。為什麼?或許在民主的台灣,對這現象有一個最簡單的解釋,那就是並非所有民眾都支持「居住正義」。接著,就一起來聽聽另個角度的聲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在專訪黃國昌立委時,黃國昌樂觀認為,如果年輕人對居住正義相關議題有充分了解,一定都會願意支持。但只要隨便在網路上,看一下相關新聞的底下留言,就會發現很多網友的想法並非如此。「買不起房是因為你自己沒有能力」,「所謂居住正義就是魯蛇在無病呻吟」、「買房撐過去就是你的,現在不買以後只會後悔」,把居住正義貼上「仇富」、「階級鬥爭」的標籤,類似言論屢見不鮮。



這些言論都是財團在帶風向嗎?還是因為網友都沒有充分了解相關議題?或許是,但也或許不是。有「房市名嘴」之稱的住商不動產企劃室經理徐佳馨,與我們分享了她對居住正義議題的看法。

▲住商不動產企劃室經理徐佳馨。(圖/陳人豪攝,2019.10.30)

台灣房價難以向下修正的原因

開門見山,徐佳馨直接點出台灣房價高漲卻難以向下修正的兩大原因。第一,用來衡量人民負擔購屋能力的房價所得比(中位數住宅總價/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有兩個層次,一是房價、一是所得。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居高不下,人民的所得成長緩慢、薪資凍漲也是關鍵因子。假如所得一直無法提升,光靠著房價去修正,當然難以有效降低房價所得比。

第二,「有土斯有財」的概念深植社會人心,台灣的國民財富大概都集中在不動產。那如果說政府提出一個政策,或因為什麼其他的因素,讓不動產的價值造成一個比較大的減損,可能很多持有房屋的人都沒辦法接受。

不看好囤房稅的效果

「居住正義改革聯盟」將囤房稅視作台灣房市正常化的三大藥方之一,但徐佳馨卻不認為囤房稅能夠達到居住正義改革聯盟期待的效果。徐佳馨指出,如果沒有做好規劃,囤房稅課徵下去之後,多戶房屋的持有成本升高,而那些無法負擔持有成本的人,本來就是市場中口袋比較淺的持有人。那麼這群人將手中的房屋釋出後,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被其他根本不在乎持有成本增加的大戶所拿走。

也就是說,囤房稅即便讓市場釋出一些房屋物件,但這些物件卻很可能不會往下朝一般大眾流動,而是往上朝其他更有錢、口袋更深的持有者集中。

▲住商不動產企劃室經理徐佳馨。(圖/陳人豪攝,2019.10.30)

區域發展失衡

對於台灣的房市現狀,徐佳馨也分享了她的觀察。徐佳馨從更深遠、更具地緣結構性的因素去分析台灣房市問題,指出台灣長期的區域發展不均,導致全國的政經資源高度集中在大台北地區,就業機會也集中在此,大量人口往雙北移動,是造成如今雙北房價所得比水漲船高的原因。

假如未來台灣能落實各地區平衡發展,除了大台北地區之外,也能出現其他極具生活機能與社經能量的生活圈,那麼或許到時候居住問題,自然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嚴重。

▲徐佳馨認為,台灣資源過度往大台北集中。(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

認同社會住宅是現階段的解答

對於居住正義改革聯盟提出的藥方中,徐佳馨認為社會住宅是現階段的最佳解。先求有再求好,由政府提供社會住宅讓年輕人能夠在都市中,以負擔得起的租金,擁有一個合理水準的居住空間。

但徐佳馨也強調,不贊成不分縣市的廣建社會住宅,因為並非所有區域都有面臨供需失衡的問題,且台灣已步入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社會住宅需要多少、哪些縣市需要,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徐佳馨建議,政府不只「興建」社會住宅,更可以朝「興辦」社會住宅的方向去著手。也就是說,建商蓋好的現有成屋、或一些多屋持有者釋出的物件,由政府接手讓其以符合社會住宅的水準去租給年輕人,可能會是比期待地方政府廣建社會住宅更務實的做法。

賴正鎰:房市是自由市場,政府不應過度干預

▲(圖/陳人豪攝,2019.11.01)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圖/陳人豪攝,2019.11.01)

另外,我們也訪問了商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請教他關於居住正義議題的看法。賴正鎰認為,房地產是一個自由市場,政府不該過度干預,應讓市場去決定價格。賴正鎰建議,對於那些「收入很低、真的很窮」的人,政府可以蓋社會住宅,便宜的租給他們,來幫助這些住不起房子的人。但除此之外,政府應該讓市場自由化,給予「立足點的平等、而不是齊頭式的平等」。賴正鎰進一步指出,2016 年實施的房地合一稅,「也是不好的政策,建議應該將其廢除」。

「居住正義」若單純就字面上看,很容易讓人以為它是某種具有道德正確的主張,若不全然支持似乎就等於「邪惡」,但其實並非如此。誠如徐佳馨在訪談中所言,怎樣的房屋市場算是「正常」?誰來定義正常?所有的社會問題最終還是要透過政治解決,而政治就是尋求共識、調解不同意見。如果你是居住正義的支持者,那你必須聽聽不同的聲音;如果你不支持居住正義的理念,那你更應該問問自己,你的理由為何?你的觀察是什麼?(編輯:倪浩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