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第一個在野黨民進黨1986年成立至今,台灣政黨政治已演練超過30年,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2017年也終於通過《政黨法》立法;小黨輩出,台灣人也從過去的非藍即綠、含淚投票,到現在分裂投票行為增加,雖然短期內仍無法打破兩黨寡佔政治資源的現實,至少選票的位移,足以左右兩黨的勝敗,不再被政黨完全綁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觀察近年來針對政黨認同所做的調查均顯示,台灣的選民對於傳統藍綠的認同度不如以往,反而是第三勢力增長快速,表示選民的政治要求兩大政黨越來越難以滿足,今年適逢大選年,即使藍綠在總統大選上戰況激烈,在台灣民意基金會8月的調查,認同度仍然落後給第三勢力。

▲近年民意調查政黨認同變化(圖/ Quickseek 提供)

但台灣在2004年修憲後,立委選舉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席次減少也壓縮了小黨生存空間,迫使候選人必須走中道路線,力求選區內最大支持,選舉的結果有利於藍綠兩大黨。立場較小眾的政黨候選人,進入國會的機會變得更加渺茫。即使如此,上述的調查說明第三勢力的空間正在成長,從QuickseeK大數據的研究也顯示,第三勢力的好感度遠超過藍綠兩黨,這也說明國人期待政治場域有不一樣的選擇出現。

▲藍綠 vs 第三勢力 網路好感度趨勢(圖/ Quickseek 提供)

2000年成立的親民黨一直強調自己「中道理性」,近20年來,除了因「國親合」而一度退出立院,2011年橘營重新找回主體性,2012年返回立院插旗,然實力已大不如前;2001年成立的台灣團結聯盟,更已遭新興第三勢力取代,在2016年大選就完全失去立院版圖;「第三勢力」的鐘擺也越來越快,時代力量倚仗著318學運帶來的青年參政浪潮,被人民送入立法院才過了3年多,就在今年迎來黨史上最大的路線之爭,創黨元老、區域立委陸續退黨。

過去台灣的小黨大多是由藍綠兩黨分裂出來,難甩脫小藍、小綠印象;不過,初入政壇時自稱「墨綠」的柯文哲,在九合一大選正式與民進黨分手,今年又創建台灣民眾黨,與泛藍背景的郭台銘攜手合作,倒是台灣民主歷程中特殊的一例。觀察近期的政黨聲量佔比,第三勢力目前僅能分食約三成的市場,即使高聲量如柯文哲,對民眾黨的拉抬也相當有限,僅得到9.9%的網路聲量,遠遠落後於國民黨的37.8%和民進黨的33.7%。況且眾多小黨的立場有別,要在藍綠之外穩定維持足以抗衡力量的佔比,不太容易。

▲藍綠 vs 第三勢力 網路聲量佔比(圖/ Quickseek 提供)

第三勢力網路好感度高漲,是奠基於人民對藍綠兩黨的主張與訴求仍有不滿,例如時代力量在《勞基法》修法時責怪民進黨背叛勞工,太向資方傾倒;又或者新黨批評國民黨不承認一國兩制,是自我放棄中國。因此,柯文哲打著「素人政治」橫空出世,組黨後又高舉國家治理的理念,固有其道理,但政策與國家治理概念恰好是台灣選舉傳統上最不受重視的一塊,況且柯文哲這些治理概念,有沒有落實在台北市政上,至今也還淪於各說各話。郭柯聯盟縱使招牌強大,但如果無法適切反應「非藍非綠」選民的不滿和期待,有效揉和第三勢力的力量,那麼小黨泡沫化的歷史教訓就近在眼前,不得不深思。

●作者:黎榮章/ i-Buzz 網路口碑研究中心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