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張小嫻的小說《我的愛如此麻辣》,由許鞍華及朱嘉懿監製,找來香港青壯派導演代表之一麥曦茵編導,在麥曦茵大幅改動原著之後,交出一篇非常溫潤入心的親情小品。鄭秀文在那平淡中見真情的動人表演更是從影以來的代表演技,同片搭檔的賴雅妍、李曉峰各自展露出不同世代女子命題,巧妙地傳述出兩岸三地,20、30、40世代需要面對的情感核心與生命主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故事從鄭秀文飾演的如樹得知父親意外死訊後,才發現原來父親當年在外,從香港離開到台灣後,與初戀情人相逢而生下一女,成了她的二妹如枝(賴雅妍飾演),接著又知道了老爸當年還在中國生了最小的妹妹如果(李曉峰飾演)。沒想到辦一場後事,居然多了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

她們一樣徬徨無助,畢竟與親生父親都沒在同一個城市過活。但耐人尋味的是,就算父親不在身旁,父親卻仍與台灣的如枝保持連絡,鼓勵她打撞球追夢。也與中國的如果傳訊息,相互問候。反倒是與大女兒如樹,即便父親再怎想親近,大女兒卻永遠相愛相恨地不懂說話,永遠說反話,保持冷漠。

從香港勾勒起這段兩岸三地情感非常有意思,台灣是初戀情人,卻沒有一開始明媒正娶,而被留在台灣的妻子改嫁,選擇安頓走入家庭,繼續養兒育女。中國則是最後一任,中國太太擺明年輕玩玩,生了最小的女兒也不打算盡養育責任,丟給婆婆照顧,自己則去國外快活。《花椒之味》一方面透過比較誇張的兩岸三地都生了女兒這樣的結構,也探照了兩岸三地女子對家庭的信仰。

香港是冷酷的,永遠表錯情,所以鄭秀文沒有跟母親那段關係,與父親永遠像在冷戰。台灣則是有著終身信仰的愛情羈絆,甚至故事結尾跟台灣初戀也有極大關係。中國則看得出來,基本上就是功利主義了,剩下婆婆辛苦養育,也暗示跟鍾鎮濤生女的那代中國女子基本上就是崇洋派。婆婆擔心小孫女沒嫁出去,還努力去幫忙相親,倒是二女兒賴雅妍這角色還偷渡了幾分女同志色彩,也算是為這戲女生群像展開不同設定。

大女兒鄭秀文經歷感情傷敗,看似走到最後一步結婚大事卻告吹,但前男友劉德華一角仍然有情有義,不曉的某種程度上,導演是否也有在檢討「港女」的問題?之前曾對港女發展出性格不討喜又敗金議題。台灣民主風氣盛行,所以女性自覺意識也強烈許多,把女女戀偷偷放一點到台灣這段來是合情合理。至於中國大陸這個00後的世代都強調做自己了,走出自己的路,哪怕別人怎看你。所以故事裡的李曉峰刻意染了一頭怪髮,也是強調特立獨行舉動了。

《花椒之味》背後裡都在談論港人當代缺乏的溫情,如同父親執意開了個火鍋店,不走功利主義派的資本論,只追求慢火出真味的浪漫,甚至請了整個店的員工都是讓他們安身立命大過於發揮勞動價值,這段敘述是很溫馨的,找了個廚房幫手卻不知道怎麼做麻辣鍋底湯頭,內場員工則不知如何計帳管理,就連洗碗工也是老闆幫忙洗完,洗碗阿姨年事已高,老闆真是好心請她打工。這些溫情設定放在當代功利香港當然是略顯天真。戲裡呈現兩岸三地如何放下成見互助彼此,對照現實政治處境,香港如今確實是需要各路真心扶持。

●作者:膝關節/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