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6)日國民黨總統初選民調公布結果,高雄市長韓國瑜確定成為國民黨總統準提名人。然而,接下來韓國瑜帶職參選總統,就成為國內政壇的話題焦點。然而,帶職參選者多的是,而且藍綠都有,為什麼韓的帶職參選會引起這麼多的討論?套句陳水扁的老話,韓國瑜「臭惹嗎?(錯了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政治人物的帶職參選真猶如家常便飯,就拿去年來說,參選台中市長的盧秀燕、參選台南市長的黃偉哲、參選高雄市長的陳其邁,都是在立委任內帶職參選。往前推算,2015年朱立倫在新北市長任內競選總統,往前推算,2010年賴清德以立委任內,參選台南市長;再往前推,2009年涂醒哲與翁金珠也以不分區立委身分,參選嘉義市長及彰化縣長;更別提1999年,呂秀蓮在桃園縣長任內與陳水扁競選總統。

先撇開韓國瑜不談,過去台灣政治人物帶職參選,曾有什麼爭議嗎?其實並不是沒有,除了2015年朱立倫因為換柱風波,被國民黨徵召參選總統,引發了「做好做滿」的爭議外。其實在2015年時,國內也曾掀起一波「無限期反對落跑議員進立院」的活動。

為什麼議員、立委、縣市長會「落跑」?理由很簡單,當政治人物評估自己有很高機率能夠「更上一層樓」時,很難抗拒那種誘惑,讓自己安穩地在原職等到任期結果。只不過,以往常見的是議員做到一半,跑去選立委,又或是立委做到一半,跑去選縣市長。

以目前台灣現況來說,平均每兩年就會有一次大選,像2018年是九合一大選、2020年就是總統與立委大選,所以中間那一年,就是各政黨舉辦初選的時間,政治人物都知道,一旦失去了政治舞台,對自己的政治生涯不利,因此有意更上一層樓的政治人物,在不放棄原有的職務情況下,向上挑戰並不稀奇。

那麼,為什麼會有「落跑XX」的說法出現?其實說穿了都是選舉策略,往往批評對手「落跑」的政黨、政治人物,換個時空背景,「落跑」的就變成了自己。

《論語.子張 》裡有句話:「學而優則仕。」意思是說,書念得多了、念得好了,有餘裕了,就可以當官。對政治人物來說,地方縣市議員當得久了,也會希望人生升級一下,進入中央當當立委;立委當得久了,也總會想著成為百里侯是什麼滋味;百里侯當得久了,入閣任職,甚至當總統,也未必不是職業生涯的選項。

然而關鍵就在於那個「優」字。政治人物想升級,本來就無可厚非,但在原本的職位上,到底做了多久、做了什麼,才能夠稱得上「優」?

舉例來說,2015年朱立倫因為換柱風波,國民黨徵召他,用「趕鴨子硬上架」的方式,去選了總統,但他可以大聲對選民說,當他擔任桃園縣長到新北市長任內,他為桃園縣民、新北市民做了哪些事情。也許他做得好、也許做得不好,但這都可以讓選民們用手中的選票去認定。

到底「帶職參選」有沒有問題?其實可以用一般人換工作的邏輯去評斷,首先是原職你到底做了多久?做得有多好?如果想更上一層樓,那麼,在原本的那層樓上,你又做了哪些「優」於同儕的事情?如果答案都是正面的,那麼,政治人物根本不需要擔心「帶職參選」或者「落跑」這種議題,因為曾經的種種,反倒會成為你更上一層樓的動力。

如果答案是負面的,那麼,我們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