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文學大師黃春明日前應宜蘭大學之邀,帶領宜大師生及多位文學愛好者走讀踏查他筆下的文學地景。黃春明表示,當年書寫的地景,如今時代意義已然不同。儘管如此,他還是認為,只要心中有桃花源,就可以把腳下的土地,變出美麗的桃花。
八十五歲的國寶文學作家黃春明,日前帶領宜大師生及多位文學愛好者踏查他作品的書寫場景,解說當初創作靈感發想的歷程。黃春明表示,經濟遽變後,人口分布與結構、生命價值觀等都起了很大變化,城鄉幾乎是從骨子裡都起了變化,當年書寫的地景、時代意義已然不同。黃春明說,經濟地理的另一面即是人文地理,他說,桃花源找不到沒有關係,只要我們心中有桃花源,就可以把腳下的這一塊土地,變出美麗的桃花。
黃春明年輕時,就用文字把家鄉宜蘭介紹給全世界,鄉土書寫是他的符號,《莎喲娜啦‧再見》、《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作品當中耳熟能詳的人物景致,也都緣於他生長的鄉間田野。
黃春明這次應宜蘭大學之邀帶領學子走讀當年書寫的地景,雖然景物已非,但大師心中的信念仍在。宜大校長吳柏青表示,宜蘭大學的通識教育重視連結在地,接軌國際,讓世界看見宜蘭,這些都與黃春明老師的寫作理念不謀而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春明年輕時,就用文字把家鄉宜蘭介紹給全世界,鄉土書寫是他的符號,《莎喲娜啦‧再見》、《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作品當中耳熟能詳的人物景致,也都緣於他生長的鄉間田野。
黃春明這次應宜蘭大學之邀帶領學子走讀當年書寫的地景,雖然景物已非,但大師心中的信念仍在。宜大校長吳柏青表示,宜蘭大學的通識教育重視連結在地,接軌國際,讓世界看見宜蘭,這些都與黃春明老師的寫作理念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