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選戰越來越近,國、民兩黨可能候選人的唇槍舌戰越來越激烈,而其中有一部份讓人十分感興趣,目前台灣初級農業總產值約5200億台幣,僅占國內GDP不到2%,但各路有意參選的候選人都紛紛提出農業政策,但就算訂單再多、賣得再好,農業對「發大財」的貢獻還是有限,為何所有候選人都巴著農業不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投入國民黨初選,先前再專題演講時提到,「美中貿易戰應該要發展新產業,擴大發展的機會,我希望可以有機會帶領台灣農業結合AI前進美國,借韓市長一句話,優秀農民發大財。」這樣一位科技業的大老闆,卻意外的關注台灣的農業狀況。

有機會角逐總統的人,除了郭台銘之外,檯面上藍營人物,像是高雄市長韓國瑜,也喊著要讓農民發大財,去中國大陸簽MOU,還因此多次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槓上,似乎只要農業發財了,台灣經濟就會一飛沖天。

綠營人物也不遑多讓,執政的總統蔡英文自然不用多說,投入黨內初選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也走訪農村,表示要推動智慧農業,並運用大數據解決產銷失衡。

為什麼農業一直都是「政治寵兒」?其實可以分成幾點來看,根據主計處統計資料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從事農業的人口大約為53萬人,僅佔總人口的2%,但對於人口數少的縣市、鄉村,大量人口外流,剩下的可能就是農業人口,這樣的人口數字就足以影響地方選舉。

另一點,比人口更重要的就是「同理心」,在許多人的心中,農夫是辛苦、需要勞力的工作,生產生存所需的食物,若是政治人物想為這些辛苦的農民做些什麼,當然沒有人會反對,還會增加好感度。

而農業的另一層意義,也與「土地」連結,也連結到在地化,將農產品外銷出去,似乎可以很明確的打上「台灣品牌」,而先前也有研究農業經濟的教授表示,農業其實也跟信仰一樣,像是媽祖信仰,或許有些人私下覺得迷信,但也不會在公開場合表明,農業也會讓一般人產生同理心,因此能凝聚一股台灣共識。

因此,農業部門雖然產值不比工業、服務業多,但卻是一個能用最少的經費,最快凝聚民眾支持與情感的產業,在加扣聯土地情感,似乎也為許多政治人物增添了「本土味」,自然而然農業也就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