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駐日代表蘇啟誠日前不幸輕生,捲起千堆雪,引發社會各界對「假新聞」的討論,尤其選戰將近,各種似是而非的訊息在網路上四處流竄,府院全都大動員防治「假新聞」,政府後續將如何因應,也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場政府與假新聞戰爭中,由國家通訊管理委員會(NCC)開了首槍,NCC說,資訊科技帶動各種訊息散布快速,近年來常見網路爭議訊息不斷,甚至惡意散布,若再加上廣電媒體播送,產生擴大宣傳效果,將可能對社會造成相當影響,嚴重者甚至對民主產生危害。若廣電業者違反事實查證致損害公共利益,或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最高處予200萬元。

另外,包括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行政院祕書長卓榮泰等等,也都對假新聞議題表達看法,政府方面可謂動作頻頻。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向《NOWnews 今日新聞》說明,雖然過去爭議訊息年年有,但政府今年反制力道加劇的原因,是因為過去這段時間,爭議訊息有變多的現象。她強調,這些錯誤訊息對台灣造成很多影響,例如前不久的香蕉、鳳梨價格崩盤的消息,造成農民恐慌,或者是關西機場事件,謠言傳播讓外交官不幸喪生,「我們覺得,這恐怕不是很單純的問題了」,必須要思考,「為什麼會有系統的、被惡意的不斷加油添醋傳播,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目的」?

Kolas指出,政府現在這麼重視這項議題,並積極澄清,就是因為認為爭議訊息影響台灣的狀況,有快速惡化的趨勢,這對台灣民主的發展非常不利,惡化的程度「相信很多民眾都有感」,但行政院能做的,就是不厭其煩的在澄清專區中,不斷針對人民有疑慮的,或疑似是網路謠言的訊息,進行澄清。

Kolas也說,目前行政院沒有要對此立法,立法院開議前,賴揆有和黨籍立委進行便當會,雙方談到假新聞議題時,立委提出擔憂,因此賴揆責成政委羅秉成邀集專家、學者、立委,讓大家坐下來談一談,探討政府如何因應,但這不代表立法是唯一途徑。內政部也表示,目前都還在蒐集各界意見,修法還沒有進度。

此外,因應「假新聞」對台灣造成的衝擊,國安單位目前也在對境外的爭議訊息進行監控,Kolas表示,政府不是毫無所悉、束手無策,對境外勢力的惡意操弄,相關單位確實有在進行反制動作,但如果要政府定義假新聞,「那我們也無法定義」,只能說有錯假的訊息、錯誤的報導、不實的謠言,或帶著惡意及特定政治目的的扭曲拼貼資訊,政府只能歸納出這一些,沒辦法碰觸到新聞自主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