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細懸浮微粒已成為全球關注的新興汙染物,更被稱為「空氣中的隱形殺手」,天空灰濛濛,你以為是「霧」,其實是「霾」。國立中山大學為讓社會大眾對PM2.5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特別規劃「撥霾見日 • PM2.5視界」特展,3日起至6月15日為期半年,於中山大學圖書館三樓盛大展出,開放民眾免費參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院士,今日也特地南下參與開展典禮,隨後並以「讓我們共同掌握人類的未來」為題,勉勵學生共同關心環境永續及人類未來生存環境等相關課題。李遠哲提到,人類追求經濟發展,但另一方面,也對環境造成汙染,除了PM2.5,像是二氧化碳、溫室效應等問題都亟待解決,「不是空氣汙染了就要去恢復核能」,在思考能源問題時,應同時減碳,才能永續發展。
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強調,中山大學強烈實現大學社會責任的使命感及決心。展覽以中山師生及合作夥伴共同設計規劃的展品為主,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PM2.5視界系列藝術創作展品,更增添了多項由中山師生及合作夥伴共同設計規劃的新展出作品,期能讓更多社會大眾及各級學校的學生,深入了解各樣與PM2.5相關的知識,共同努力提升環境品質並守護自身及家人健康。展出中也特別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可能PM2.5來源,提醒民眾保持警覺。中山大學在展覽中,也特別呈現了高雄在地的空汙相關議題,包括高雄大林蒲的空汙遷村,以及高雄地區工業區與學校的地理關係,以地理位置圖揭示位於工業區周邊的學校隱含的健康危機。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為目前全亞洲唯一以全方位探討PM2.5議題為主軸的氣膠科學研究中心。「撥霾見日 • PM2.5視界」特展展現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為深入探究PM2.5議題,與產官學研、社會各界以及全球學界共同找出解決之道所做的努力,並針對如何從自身及各面向做起,以預防受到過多PM2.5暴露,及守護自身健康等提供了民眾具體建議策略,為全民勾勒出一共同努力撥霾見日,共築永續未來的願景。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表示,這是一次跨領域及跨校院系努力合作的成果呈現,參與本次特展規劃的教授包括了,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謝百淇副教授、劇場藝術系曾景濱助理教授、化學系蔣燕南副教授等。
此外,高雄市已成立校園空汙防治聯盟,國立中山大學將扮演社會智庫的要角,與高雄市教育局及由各級學校組成之校園空汙防治聯盟共同開發空氣品質及PM2.5議題相關之環境教育課程教材,推動環境科普教育,提升社會大眾環境保護意識及科學素養,共同努力撥霾見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為目前全亞洲唯一以全方位探討PM2.5議題為主軸的氣膠科學研究中心。「撥霾見日 • PM2.5視界」特展展現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為深入探究PM2.5議題,與產官學研、社會各界以及全球學界共同找出解決之道所做的努力,並針對如何從自身及各面向做起,以預防受到過多PM2.5暴露,及守護自身健康等提供了民眾具體建議策略,為全民勾勒出一共同努力撥霾見日,共築永續未來的願景。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表示,這是一次跨領域及跨校院系努力合作的成果呈現,參與本次特展規劃的教授包括了,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謝百淇副教授、劇場藝術系曾景濱助理教授、化學系蔣燕南副教授等。
此外,高雄市已成立校園空汙防治聯盟,國立中山大學將扮演社會智庫的要角,與高雄市教育局及由各級學校組成之校園空汙防治聯盟共同開發空氣品質及PM2.5議題相關之環境教育課程教材,推動環境科普教育,提升社會大眾環境保護意識及科學素養,共同努力撥霾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