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社記者陳映竹專訪)「我所分享的不只是火柴盒本身,更是歷史記憶與文化的傳承。」小小的火柴盒,曾是民眾早年的生活記憶與歷史產物,如今化身為87歲老榮民孟繁興的寶物,不只廣泛收集,還把家裏變成「蕃仔火」展覽室,與大家分享他的珍藏。
走入孟伯伯的火柴盒展覽室,一櫃一櫃的火柴盒,按照編號分門別類擺放,項目琳瑯滿目,還巧思與春聯、海報結合,裝置猶如藝術品;對於孟伯伯來說,這小小的方寸之盒,不只是摯愛,也是一種傳承歷史與重視文物的使命。
秉持著「好東西要與人分享才有意義」的信念, 80多歲的孟伯伯花4年時間,戴著老花眼鏡,學習電腦、攝影,上網查證每個火柴盒的身分來歷,以手寫板一個字一個字的輸入資料,然後細心的將3000多盒藏品拍照蒐整成冊,親自分類製作目錄與背景資料,只為讓每個來參觀的人能了解正確且清楚的資訊。
「一開始收集,就是為了興趣,火柴盒陪伴我走過了5、60個年頭,最後已成為我人生的見證。」孟伯伯說,火柴盒為他軍旅生活也增添許多樂趣,同袍們知道他的這項興趣,有時也會為他帶來一些特別的驚喜。
例如「裝甲部隊」、「陸軍工兵學校51周年校慶」、「三軍軍官俱樂部」、「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等難得一見的火柴盒,在孟伯伯從軍的那個年代,是他視為珍而重之的玩意,並且代表了他的軍旅回憶。
從歷史人文到商業金融類的圖案設計,每一個火柴盒的背景,孟繁興都如數家珍。對孟伯伯來說,一根小小的火柴棒,不只點燃了他的記憶,更擦亮了他的收藏人生。
新聞來源: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秉持著「好東西要與人分享才有意義」的信念, 80多歲的孟伯伯花4年時間,戴著老花眼鏡,學習電腦、攝影,上網查證每個火柴盒的身分來歷,以手寫板一個字一個字的輸入資料,然後細心的將3000多盒藏品拍照蒐整成冊,親自分類製作目錄與背景資料,只為讓每個來參觀的人能了解正確且清楚的資訊。
「一開始收集,就是為了興趣,火柴盒陪伴我走過了5、60個年頭,最後已成為我人生的見證。」孟伯伯說,火柴盒為他軍旅生活也增添許多樂趣,同袍們知道他的這項興趣,有時也會為他帶來一些特別的驚喜。
例如「裝甲部隊」、「陸軍工兵學校51周年校慶」、「三軍軍官俱樂部」、「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等難得一見的火柴盒,在孟伯伯從軍的那個年代,是他視為珍而重之的玩意,並且代表了他的軍旅回憶。
從歷史人文到商業金融類的圖案設計,每一個火柴盒的背景,孟繁興都如數家珍。對孟伯伯來說,一根小小的火柴棒,不只點燃了他的記憶,更擦亮了他的收藏人生。
新聞來源: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