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崛起時》(When We Rise)是講述美國LGBT平權運動的迷你影集,從1969年爆發「石牆事件」為契機,以女同志「羅馬」、男同志「克利夫」、黑人男同志「肯」,三人的生命經驗,切入女權、種族平權、同志平權、婚姻平權等多元議題,不只是看到同志運動的歷史,也意識到「人權運動」脫離不了對人的關注,讓觀看者內心產生更多共鳴,重新思考對生命的包容和尊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劇中羅馬推動女權、同志平權、醫療公衛等議題不遺餘力;克利夫則是繼承哈維米爾克(Harvey Bernard Milk)推動同志人權的宏願,積極促進同志族群被政府看見;而肯則投身軍事種族隔離、黑人民權運動,並致力照顧中途青年,晚年則藉由宗教找到寄託,取得牧師身分為同志證婚賜福。

這些生命推動著一個時代進步偉大,社會上所有平等或組織結構的變革,得經歷一番血淚爭取。羅馬在保守派女權團體中掙扎不敢出櫃,克利夫出櫃卻被任職心理醫生的父親認為「電療、切額葉」可以矯正治療同性戀,肯在面對性向之前就得背負種族歧視的原罪。每個人的生命都不輕鬆,還因性向與眾不同,面臨警政濫權騷擾、恐同仇恨獵殺的威脅,活著的每一天都是步步驚心,但正是因為他們勇敢崛起站出來,才能改變女權、種族與同志平權等人權革命的發展軌跡。

除了三位主線演員,劇中也出現許多跨性別、變裝者,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受到肯中途救濟,成功戒毒找到家庭溫暖的西西莉亞(Cecilia Chung),現實裡是位跨性別者運動家,在劇中遭到惡意跟蹤強暴毆打,真實突顯許多跨性別者以及性別氣質別於傳統社會價值者,所面臨的危機和傷害。



「女孩要溫柔、男孩不能哭」性別二元對立需改變

對台灣性別文化有所關注的人,永難忘懷「玫瑰少年」葉永鋕身下的血泊,性別氣質陰柔的他,在學校飽受欺負,2000年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卻被發現倒臥血泊中送醫不治。此事件引起社會大眾對性別教育的討論,也促成《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推動,讓學子能透過教育,理解不同的性別、性向、性別氣質等,從而學會尊重,減少對生命的傷害。

當我們以為用生命推動革命,帶來政府立法、注視後,就能夠改變社會化解歧視,然而真正的革命才正要崛起。前年的校園性暴力調查指出,美國大學中 23 % 女性曾遭受性侵害;同時哈佛大學性騷擾問卷結果顯示, LGBTQN(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性向存疑者和未確定者)族群,遭受性侵犯或意圖性侵犯的比例高達 17.9%,性別暴力在校園中就如此猖獗,何況是在社會上各個隱蔽的角落!

或許談論性別平權太過沈重,許多人也認為這是「小眾」問題與卿無關,但身而為人,無論是女性、少數民族、同志(泛指LGBTQN)等弱勢族群,都應該獲得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保障,這是對生命的尊重,沒有人有權力忽視他人。真正的正義是「當一個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整個社會都應該起身反抗!」因此,崛起吧!只要我們關心的是人、是生命、是整個社會及下一代,就有義務消弭歧視、化解仇恨,用愛來守護世界。

【 NOWnews 今日新聞 】 提醒您:

  少一份毒品,多一分健康;吸毒一時,終身危害。

※ 戒毒諮詢專線:0800-770-885(0800-請請您-幫幫我)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