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賀新年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慶祝習俗。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網羅天下趣事,共用奇聞異趣。今天我們來聊聊各個國家過年的習俗。
埃及——『漲水新年』
埃及是文明古國,西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相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法國——從一天看一年
法國人把元旦這一天的天氣看做是新的一年的年景:刮南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一切順利;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因此,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報,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到了除夕,除了飲酒作樂以迎接新年以外,除夕夜裡還必須把家中剩下的最後一滴酒喝完。據說這樣才可以迎來新的一年的好日子。
柬埔寨——堆沙丘祝豐收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誕生日為紀元,每年佛曆五月,公曆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為新年。新年期間各寺院都掛起佛教的五色旗幟和白色的鱷魚像旗幟,人們身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地到寺院朝拜,並在長老指點下在寺院周圍築起五個或七個沙丘,預祝五穀滿倉。
尼泊爾——朝拜神像
尼泊爾的新年也是公曆四月份,又叫光明節,新年這天人們首先沐浴,穿起節日盛裝,然後把國王的寶劍放在神像的腳邊,再將神像安裝在裝飾華麗的大型花車上上街遊行,接受人們的朝拜。
義大利——摔摔打打過新年
義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歡之夜。他們對新年除夕遠比其他任何節日都要重視。當夜幕開始降臨,人們紛紛擁向街頭,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時分。這時,各家各戶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舊瓶瓶罐罐、盆碗碟盤,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認為這樣可以去掉煩惱和惡運,以示吉祥如意,除舊迎新。另外,元旦這天,各家各戶都燃起一爐火,日夜不息。這樣在一年裡一切都會順利興旺。據說這種風俗是從古羅馬時代承襲下來的。
日本——敲鐘一百零八下
日本人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同大陸現在的情況相似。只是到近代才改為過新曆年。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夕,日本人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麵條,一邊觀看電視台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
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鐘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裡有『聞鐘聲,煩惱清』之句。日本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鐘聲響後,人們湧向神社和寺廟,燒香拜佛,點簽算命,稱為『初詣』(意即第一次參拜)。
每年從午夜到元旦,約有近8000萬人參加參拜。元旦早晨,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嚐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乾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菲律賓——紀念民族英雄
菲律賓人慶祝新年的傳統方式是放鞭炮、吹喇叭和戴色彩鮮豔的帽子。菲律賓以民族英雄何賽•黎薩爾就義的日子——公曆12月30日作為『元旦』。元旦時人們用長青樹在市面到處搭起彩色牌樓,組成樂隊沿街遊行,花枝招展的秧歌隊在鑼鼓聲中翩翩起舞,鞭炮聲不絕於耳,呈現出一派熱鬧歡騰的氣氛,家家戶戶以茶點、果品、瓜子等奉客。各種節日活動要持續一周。
衣索比亞——燃篝火慶豐收
衣索比亞人的新年是在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這正是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的季節。除夕之夜,人們身著鮮豔的節日服裝,各帶一捆乾柴興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在廣場上燃起熊熊篝火。大家圍著篝火歡歌狂舞,歡慶新年。在農村,節日裡,男男女女都穿著用手工織成的柔軟白布做的民族服裝,挨門逐戶,互相祝賀,迎接一年一度的收獲季節。
新加坡——走親訪友
新加坡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至午夜等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後燃放了鞭炮才就寢。元旦起個大早,高高興興地從長輩們那裡拿到『紅包』(壓歲錢)。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由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著盛裝,帶上禮品走親訪友。
南韓——放風箏玩跳板
南韓人在元旦這一天,全家除了團聚飯宴外,還要進行祭祀祈禱等活動。男孩子多半去放風箏,女孩子則跳跳板。當然,除了元旦,南韓人也過春節,今天也是南韓的公眾假期。各家各戶會做年夜飯,留到明天再吃。
印度尼西亞——檢查過錯、請求原諒
印度尼西亞新年期間,人們穿著新衣服拜訪親友,並藉此機會檢查過去一年中的過錯,請求原諒,雙方互祝進步。
土耳其——借宿度年端
土耳其人在除夕晚上,男女老少都要痛痛快快的沐浴。然後穿上新衣裳,意為除舊迎新。但是在土耳其的其他地方,也有借宿度年端的習慣,人們在除夕吃過午飯,把家裡整理妥當,便攜兒帶女往預先約好的親友家去借宿,度過一年的開端。
西班牙——吃十二顆葡萄
西班牙人在除夕之前要設路障,放捕獸器,挖好陷阱,以對付除夕下凡的妖魔鬼怪。除夕之夜,全家人團聚一起盡情玩耍。等午夜十二點教堂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著鐘聲吃下十二顆葡萄,便是象徵著新的一年十二個月都順利如意。另外,他們認為小孩子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或哭哭啼啼是不祥之兆。因此,家長在這一天為博得孩子的歡欣,幾乎都要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
奈及利亞——洗澡戲水
奈及利亞除夕夜晚,在農村的一些部落裡,人們點燃火把,迎接新年。小夥子和女孩們都到小河裡洗澡戲水,談情說愛,直到清晨。新年這天,大家可以盡情歡樂,不受部落戒律的約束。
墨西哥——埋掉破爛
墨西哥在新年到來之前,農村人首先在村邊挖一個深坑。除夕前各家各戶進行大掃除,清除垃圾破爛,並把它丟進坑內。等到除夕的午夜,人們聚集在村邊,一起用土將坑填平,以表示除舊迎新。 墨西哥人吃『許願葡萄』迎新年
加拿大——築雪牆擋妖魔
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吉祥的象徵。在新年到來時,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圍的積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築起一道雪牆。他們認為這道雪牆可以阻止妖怪邪魔的入侵,同時將帶來幸福和歡樂。
坦尚尼亞——驅散妖魔 祈求幸福
坦尚尼亞新年前夕,沿海的斯瓦希里族人家家戶戶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物內的各個角落,以示驅散妖魔,祈求幸福;用玉米和菜豆煮飯盛於碗盤放在門前,供串親的過路人隨便食用。元旦那天,人們雞鳴即起,女孩們身著彩裙,走門串戶唱民歌;早餐後,鼓樂齊鳴,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到海灘洗澡,以示洗去汙穢,健康歡樂地迎接新年。
喀麥隆——除垃圾 吃美餐
喀麥隆除夕夜晚,人們通宵不眠。第二天一清早,各家把屋裡垃圾清除掉,然後吃上一頓美餐,表示進入新的一年。
古巴——潑水去舊
古巴人有潑水除舊歲的風俗,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男女老幼盡情地玩耍歌舞,每人都準備好一碗水,等午夜的鐘聲敲過十二響後,大家便端著自己的一碗水,潑到屋外去,以示去舊迎新。
智利——通宵歌舞
智利人在除夕徹夜不眠,男女老少都穿上華麗的服裝,參加節日的各種慶祝活動。午夜的鐘聲一響,人們便喜笑顏開地湧向公園和廣場,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盡情地歌舞。一邊跳舞,一邊燃鞭炮放焰火,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北美的印第安人在除夕夜晚舉行篝火晚會。人們頭戴面具,身穿白色衣裙,手挽著手圍著篝火一面高聲吶喊,一面盡情狂舞。午夜的鐘聲響後,小夥子們把特製的一個大紅球懸掛在高柱上。人們齊聲歡呼:『新的太陽出來了!』『吉祥的一年又來了!』然後互相祝賀新年。
蘇丹——老年跳舞 青年唱歌
蘇丹人在元旦盡情玩樂一天,舉辦各種文藝、遊戲、跳舞等項慶祝活動,與平日不同的是老年人跳舞,青年人唱歌。
迦納——節日桌上燒公雞
迦納在元旦時,人們用棕櫚葉建成各式各樣的房子,在房子裡放著節日桌,桌上擺著誘人的新年菜餚——燒公雞,全家老小都圍坐在桌旁,那些在過去爭吵過的人,藉此機會和解。
馬達加斯加——贈送雞尾雞腿
馬達加斯加在新年前的一周裡,男女老少都不准吃肉,直到除夕晚餐才准吃些禽類。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的家長贈送雞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和至親好友贈送雞腿,表示關心和友誼,祝賀新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埃及——『漲水新年』
埃及是文明古國,西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相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法國——從一天看一年
法國人把元旦這一天的天氣看做是新的一年的年景:刮南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一切順利;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因此,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報,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到了除夕,除了飲酒作樂以迎接新年以外,除夕夜裡還必須把家中剩下的最後一滴酒喝完。據說這樣才可以迎來新的一年的好日子。
柬埔寨——堆沙丘祝豐收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誕生日為紀元,每年佛曆五月,公曆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為新年。新年期間各寺院都掛起佛教的五色旗幟和白色的鱷魚像旗幟,人們身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地到寺院朝拜,並在長老指點下在寺院周圍築起五個或七個沙丘,預祝五穀滿倉。
尼泊爾——朝拜神像
尼泊爾的新年也是公曆四月份,又叫光明節,新年這天人們首先沐浴,穿起節日盛裝,然後把國王的寶劍放在神像的腳邊,再將神像安裝在裝飾華麗的大型花車上上街遊行,接受人們的朝拜。
義大利——摔摔打打過新年
義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歡之夜。他們對新年除夕遠比其他任何節日都要重視。當夜幕開始降臨,人們紛紛擁向街頭,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時分。這時,各家各戶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舊瓶瓶罐罐、盆碗碟盤,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認為這樣可以去掉煩惱和惡運,以示吉祥如意,除舊迎新。另外,元旦這天,各家各戶都燃起一爐火,日夜不息。這樣在一年裡一切都會順利興旺。據說這種風俗是從古羅馬時代承襲下來的。
日本——敲鐘一百零八下
日本人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同大陸現在的情況相似。只是到近代才改為過新曆年。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夕,日本人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麵條,一邊觀看電視台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
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鐘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裡有『聞鐘聲,煩惱清』之句。日本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鐘聲響後,人們湧向神社和寺廟,燒香拜佛,點簽算命,稱為『初詣』(意即第一次參拜)。
每年從午夜到元旦,約有近8000萬人參加參拜。元旦早晨,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嚐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乾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菲律賓——紀念民族英雄
菲律賓人慶祝新年的傳統方式是放鞭炮、吹喇叭和戴色彩鮮豔的帽子。菲律賓以民族英雄何賽•黎薩爾就義的日子——公曆12月30日作為『元旦』。元旦時人們用長青樹在市面到處搭起彩色牌樓,組成樂隊沿街遊行,花枝招展的秧歌隊在鑼鼓聲中翩翩起舞,鞭炮聲不絕於耳,呈現出一派熱鬧歡騰的氣氛,家家戶戶以茶點、果品、瓜子等奉客。各種節日活動要持續一周。
衣索比亞——燃篝火慶豐收
衣索比亞人的新年是在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這正是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的季節。除夕之夜,人們身著鮮豔的節日服裝,各帶一捆乾柴興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在廣場上燃起熊熊篝火。大家圍著篝火歡歌狂舞,歡慶新年。在農村,節日裡,男男女女都穿著用手工織成的柔軟白布做的民族服裝,挨門逐戶,互相祝賀,迎接一年一度的收獲季節。
新加坡——走親訪友
新加坡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至午夜等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後燃放了鞭炮才就寢。元旦起個大早,高高興興地從長輩們那裡拿到『紅包』(壓歲錢)。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由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著盛裝,帶上禮品走親訪友。
南韓——放風箏玩跳板
南韓人在元旦這一天,全家除了團聚飯宴外,還要進行祭祀祈禱等活動。男孩子多半去放風箏,女孩子則跳跳板。當然,除了元旦,南韓人也過春節,今天也是南韓的公眾假期。各家各戶會做年夜飯,留到明天再吃。
印度尼西亞——檢查過錯、請求原諒
印度尼西亞新年期間,人們穿著新衣服拜訪親友,並藉此機會檢查過去一年中的過錯,請求原諒,雙方互祝進步。
土耳其——借宿度年端
土耳其人在除夕晚上,男女老少都要痛痛快快的沐浴。然後穿上新衣裳,意為除舊迎新。但是在土耳其的其他地方,也有借宿度年端的習慣,人們在除夕吃過午飯,把家裡整理妥當,便攜兒帶女往預先約好的親友家去借宿,度過一年的開端。
西班牙——吃十二顆葡萄
西班牙人在除夕之前要設路障,放捕獸器,挖好陷阱,以對付除夕下凡的妖魔鬼怪。除夕之夜,全家人團聚一起盡情玩耍。等午夜十二點教堂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著鐘聲吃下十二顆葡萄,便是象徵著新的一年十二個月都順利如意。另外,他們認為小孩子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或哭哭啼啼是不祥之兆。因此,家長在這一天為博得孩子的歡欣,幾乎都要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
奈及利亞——洗澡戲水
奈及利亞除夕夜晚,在農村的一些部落裡,人們點燃火把,迎接新年。小夥子和女孩們都到小河裡洗澡戲水,談情說愛,直到清晨。新年這天,大家可以盡情歡樂,不受部落戒律的約束。
墨西哥——埋掉破爛
墨西哥在新年到來之前,農村人首先在村邊挖一個深坑。除夕前各家各戶進行大掃除,清除垃圾破爛,並把它丟進坑內。等到除夕的午夜,人們聚集在村邊,一起用土將坑填平,以表示除舊迎新。 墨西哥人吃『許願葡萄』迎新年
加拿大——築雪牆擋妖魔
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吉祥的象徵。在新年到來時,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圍的積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築起一道雪牆。他們認為這道雪牆可以阻止妖怪邪魔的入侵,同時將帶來幸福和歡樂。
坦尚尼亞——驅散妖魔 祈求幸福
坦尚尼亞新年前夕,沿海的斯瓦希里族人家家戶戶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物內的各個角落,以示驅散妖魔,祈求幸福;用玉米和菜豆煮飯盛於碗盤放在門前,供串親的過路人隨便食用。元旦那天,人們雞鳴即起,女孩們身著彩裙,走門串戶唱民歌;早餐後,鼓樂齊鳴,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到海灘洗澡,以示洗去汙穢,健康歡樂地迎接新年。
喀麥隆——除垃圾 吃美餐
喀麥隆除夕夜晚,人們通宵不眠。第二天一清早,各家把屋裡垃圾清除掉,然後吃上一頓美餐,表示進入新的一年。
古巴——潑水去舊
古巴人有潑水除舊歲的風俗,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男女老幼盡情地玩耍歌舞,每人都準備好一碗水,等午夜的鐘聲敲過十二響後,大家便端著自己的一碗水,潑到屋外去,以示去舊迎新。
智利——通宵歌舞
智利人在除夕徹夜不眠,男女老少都穿上華麗的服裝,參加節日的各種慶祝活動。午夜的鐘聲一響,人們便喜笑顏開地湧向公園和廣場,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盡情地歌舞。一邊跳舞,一邊燃鞭炮放焰火,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北美的印第安人在除夕夜晚舉行篝火晚會。人們頭戴面具,身穿白色衣裙,手挽著手圍著篝火一面高聲吶喊,一面盡情狂舞。午夜的鐘聲響後,小夥子們把特製的一個大紅球懸掛在高柱上。人們齊聲歡呼:『新的太陽出來了!』『吉祥的一年又來了!』然後互相祝賀新年。
蘇丹——老年跳舞 青年唱歌
蘇丹人在元旦盡情玩樂一天,舉辦各種文藝、遊戲、跳舞等項慶祝活動,與平日不同的是老年人跳舞,青年人唱歌。
迦納——節日桌上燒公雞
迦納在元旦時,人們用棕櫚葉建成各式各樣的房子,在房子裡放著節日桌,桌上擺著誘人的新年菜餚——燒公雞,全家老小都圍坐在桌旁,那些在過去爭吵過的人,藉此機會和解。
馬達加斯加——贈送雞尾雞腿
馬達加斯加在新年前的一周裡,男女老少都不准吃肉,直到除夕晚餐才准吃些禽類。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的家長贈送雞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和至親好友贈送雞腿,表示關心和友誼,祝賀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