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受到人民幣持續重貶的衝擊,昨天 (7日) 大跌了 7% 以上,一周內兩度觸發了「熔斷機制」啟動,導致股市提前收盤。陸股本周以來跌跌不休,市場也更加擔心中國的經濟前景。陸股現在仍未見止跌訊號,而且更有以下 5 大潛在風險恐會使股市再加速暴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匯存底驟減

中國央行外匯存底持續下滑,昨天公布的人行去年 12 月份外匯存底大減 1080 億美元創記錄,中國外匯存底驟減至近 3 年新低。外匯存底大減意味著中國資金正加速外流中,人民幣因此面臨貶值壓力,人行不得不動用外匯存底來支撐匯率。高盛 (Goldman Sachs) 本周便發布報告指出,中國資金繼續外流的機率高,尤其是若人民幣無法止貶的話,同時去年 12 月可說是中國資金外流最快的一次。

Capital Economics 首席亞州經濟學家 Mark Williams 表示,人民幣續貶、中國經濟放緩,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肅貪行動都促使了當地資金外流。專家認為,中國人行現在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減少資金外流的幅度。

大股東賣股限制解除

去年 7 月陸股暴跌,中國政府宣布禁止大股東賣股,如今這項禁令將在今天 (8日) 解除。不過考量到近期市場的波動,中國政府又宣布持股 5% 以上的大股東,未來 3 個月內不得賣出超過 1% 的持股。中國延長大股東賣股限制,雖然短期內有望防止市場拋售,不過分析師認為長期來說對股市的影響是不利的,因為這代表政府會繼續介入市場。只要市場一直都在擔心大股東賣股限制解除的賣壓,股市的不確定性就會很難消除。

熔斷機制

「熔斷機制」是政府設立來防止市場大幅暴跌的機制,本周實施以來陸股已經二度觸發「熔斷機制」,許多交易員認為「熔斷機制」是促使市場進一步暴跌的主因。昨天中國證監會因此緊急宣布,將暫停實施「熔斷機制」,藉此維持市場的穩定性。專家預期,證監會將重新調整「熔斷機制」的結構再重新實施,政府會不斷從短期市場的變動來找出政策之所以出錯的主因。

通縮隱憂

美國、歐洲和日本並不是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面臨低通膨的地區,因為就連中國也是。中國去年 11 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雖然還上升 1.5%,但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卻暴跌了近 6%,PPI 已經創下連續第 45 個月下滑,部份的原因可歸咎於製造業疲軟和需求不振所導致。中國研究公司 NSBO 的研究員 Duncan Wrigley 表示,產品價格下跌和獲利減少都使中國企業更難還債並且再次投資。

人民幣貶勢

截至昨天為止,中國人行已經連續 7 天調降人民幣中間價,加深了投資人擔心人民幣恐再續貶的氛圍,這恐會導致股市進一步下挫。2015 年中國人民幣貶值了 5%,今年首周人民幣就已貶值 1%,交易員也預期人民幣今年將續貶,不過貶勢不會像本周一樣嚴峻。瑞銀 (UBS) 分析師昨天則發布報告預期,人民幣兌美元今年恐續貶 4% 到 5%。麥格里 (Macquarie) 外匯策略師 Thierry Wizman 認為人民幣的貶幅會更大,今年底前會貶達 8%。

『新聞來源/鉅亨網 https://news.cny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