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過鍵盤會殺人」 「坐了兩次牢,我才知道自己根本不想傷害人」 「老師在課堂說我是壞小孩」 「反映舍監,他說沒證據無法處理」
《NOWnews 跨世代平台》長期關注青年議題,並提供發聲管道。
今(2024)年更製作反霸凌專頁,與兒福聯盟合作,
透過調查數據解析霸凌現況,並採訪五位人物,
從加害者、被害者、家屬、輔導老師的角度,
探究霸凌本質,試圖找出預防與化解之道。
他們的故事,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
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你會如何反擊、自保、化解或報復?
也許當年紀大了,
小時候霸凌/被霸凌的遭遇,現在看來不算什麼,
但它卻可能深埋你的內心,足以影響人格發展。
隨著個案的故事,一起認識「霸凌」為何侵蝕人心。
《NOWnews 跨世代平台》 長期關注青年議題, 並提供發聲管道。 今(2024)年更製作反霸凌專頁, 與兒福聯盟合作, 透過調查數據, 解析霸凌現況, 並採訪五位人物, 從加害者、被害者、 家屬、輔導老師的角度, 探究霸凌本質, 試圖找出預防與化解之道。 他們的故事, 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 如果人生重來一次, 你會如何反擊、 自保、化解或報復? 也許當年紀大了, 小時候霸凌 被霸凌的遭遇, 現在看來不算什麼, 但它卻可能深埋你的內心, 足以影響人格發展。 隨著個案的故事, 一起認識「霸凌」 為何侵蝕人心。
鍵盤殺人實錄
彭仁鐸/45 歲
胞妹為已故藝人楊又穎
Cindy 走了這麼多年,網路霸凌有少嗎?
我們怎麼有辦法說服自己,自己的家人孩子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攻擊的對象?
願世人記住「鍵盤殺人」
楊又穎輕生近 10 年
兄為她完成遺願
編按:「大學生了沒」節目固定班底出身的藝人楊又穎,2015 年 4 月 21 日被家人發現在房內輕生。哥哥彭仁鐸從此投入防制網路霸凌工作,將楊又穎 Facebook 粉絲專頁更名為「心地好一點 霸凌少一點」,近 10 年來提供或轉介遭網路霸凌受害者申訴及心輔管道。
我跟Cindy 差 12 歲,個性其實也滿不一樣,她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人,爸媽都支持她去做她想做的事情。身為一個剛剛踏入社會,接觸演藝圈的人,我相信她一定有不適應的地方,但我們在當時都沒有想到,Cindy 的反應會這麼劇烈,最主要是,她不知道誰在攻擊她。
我曾跟她一起出差,她會給我看那些攻擊她的留言,她不單單覺得那是酸民,而是在她身邊的人,躲在鍵盤後面放暗箭,「婊子、表裡不一、愛假」。別人當然覺得,人家說你假仙,不要當一回事就好,但對Cindy 來說,她明明不是那樣的人,但中傷她的留言,用真假訊息交錯包裝,想要取信於 人,當事者就會很想回覆、或者在意別人怎樣看待這些流言蜚語。她會半夜打電話來哭,跟我說看到那些留言很崩潰。
8 個月陪伴
阻止不了憾事
我們陪Cindy 去看身心科、去自殺防治中心求助,前前後後大概 8 個月,現在回想起來,我也想不透為什麼會這樣。事情發生當天,我媽打電話給我時,我都不覺得她會選擇輕生這條路,我真的沒有想過,這些壓力或網路上的攻擊,累積下來負面的、情緒的傷害,會大到讓她想要離開人世。
如果可以再來一次的話,我當然會很希望,那時能夠立刻讓她離開演藝圈。有一段時間她會說,她不知道要講什麼,因為她的每句話都被人家抓著話柄攻擊,偏偏她又很希望能做自己。我也知道,表現好的人遭攻擊就要被迫離開,就像劣幣驅逐良幣,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我相信不只對Cindy 而言,對任何人來說,要她抽離一個原本喜愛的環境,真的是非常難。
網路霸凌有增無減
修法速度緩不濟急
Cindy 的遺言希望更多的人,透過她離世認清,網路霸凌真的會帶走一個人的生命。她走了快 10年,因為霸凌離開的人有少嗎?這些年來網路霸凌有少過嗎?沒有!為什麼我們有辦法說服自己,在越來越惡化的網路世界當中,自己的家人、孩子、弟弟妹妹,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攻擊的對象?如果這樣想,不是非常的鴕鳥主義嗎?
能不能夠讓法律,更貼近網路所產生出來現象跟使用面,我覺得我會希望是,讓需要求助的網友,他真的能夠用一條或是類似的判例,去爭取他應該有的權益,否則現在你問所有的律師或輔導機構,如果真的有人攻擊我該怎麼辦?除非他是真的傷害我,就能適用過去的法律,若是在網上遭到攻擊,有任何一條法令能夠保護網路使用者嗎?好像也沒有。我覺得如果在修法的過程當中,能夠針對網路環境設定一定的情境,是必要且應該的。
這顆『栗子』超勵志
栗子/27 歲
創作饒舌歌手
我每次做完圍毆打人這些事,
其實我是會假裝自己超屌,但我也會發抖……
被霸凌後變身8+9
這顆『栗子』華麗轉身超勵志
小時候家裡就被法拍,家裡也窮,然後我就不願過得平凡。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個老師,他都會帶全班考試前幾名去他家一起玩。因為我成績很差,那一次我數學就很認真地考試,拿了97分。放學後老師叫我留下來,我以為老師要鼓勵我很認真,沒想到他質疑我:「你是不是作弊?為什麼你跟這個同學的考卷,錯的地方一模一樣?」那一刻開始,我就變得不太喜歡讀書。
進了國中之後,我進了籃球隊,但我就是一樣小小肥肥的身材。所以所有學長都在欺負我,不是被呼巴掌,就是被當小弟,跑腿買東西給學長。國二我就開始混街頭,認識中和員山路的流氓。我們一起進香、一起去扛轎、一起出陣、一起抽K 菸,覺得我們是一起的。那個群體可能讓我感受到歸屬感。
混幫派催生成就感
霸凌別人仍會發抖
進入幫派,一開始我可能是跟這個人,他也許年紀比我大一兩歲而已,後來他的大哥可能覺得我不錯,叫我直接跳級去跟他,所以成就感只會在於,誰可以跟越大的大哥靠得近,你就越有話語權,越可以控制別人。那時候覺得自己很屌,其實就是把一些以前被出氣的事情,轉移到別人身上。我第一條案子,傷害案,就是把一個學弟抓到籃球場後面,撂 30 幾個人暴打他,打到他嚴重腦震盪、鼻樑斷掉。但其實我每次做完這些事情,我都是假裝我超屌,但我也會發抖。
跑路逃去緬甸
人生意外轉念
我爸媽是緬甸華僑,我第2 次被抓,他們決定讓我遠離台灣,叫我做完筆錄隔天飛緬甸,才能痛改前非。我聽了他們的話,去了緬甸,我會用很破的緬甸話,每天出門都自己去路邊認識人,跟他們聊天打屁也好,還去了印度部落,體驗用手吃飯。那時候很快樂,也讓我體認到,待在台灣這塊很好的土地,但我把自己活得很爛;看到緬甸人民活在這麼爛的一塊,福利這麼不好、這麼落後的地方,但他們想辦法要讓自己活下去、變得更好。
我不禁思考,我要在緬甸跑路,不知道要跑到什麼時候,我知道筆錄做完我直接飛,所以傳票來我一定也沒收到,一定會變通緝犯。我家裡也沒什麼錢,我爸爸拿退休金給我舅舅,讓他照顧我,雖然緬甸幣值比較小,但他這樣可以付多久?跑路要跑 10幾年,我也不會緬甸字,我不想讓爸媽這麼痛苦,回去關最多關 3 年,感化教育,反正出來還是一條好漢,我就是這樣思考,才決定回台灣。
遇貴人接觸饒舌
化戾氣為創意
第一次坐牢,進去少觀所,我是想認識更多人,出去混更大。我爸媽來看我的時候,哭得痛哭流涕,我沒有感覺。但第二次進去我突然覺得,這裡太多低能了,我絕對不會再進來,我覺得我們是不同層次的人,我出去一定要好好做事。
如果說這一路有什麼人拉了我一把,那應該就是「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剛開始玩饒舌的時候,我是個超級菜鳥,協會的陳彥君主任竟然直接找記者來採訪我,其實我哪是什麼歌手,但是她就會給我一些表演機會,讓我去做這些事。
我不會想說我要教化這些犯過錯的少年,這樣壓力太大了,如果你覺得進來關,是一個沒差的事情,那就一直進來吧;但如果被關會讓你不舒服,那就不要再進來吧。再怎麼苦口婆心都沒有辦法改變這個人會做什麼事,非得要踢到鐵板才會覺悟,我改變之後也不會覺得,以前坐過牢會怎麼樣,我完全不後悔,就是因為有那樣的經歷,我才會有這麼多豐富的故事。
老師 請問我哪裡得罪你?
小易(化名) /20 歲
大學生
老師在課堂上公然說,我是會欺負同學的壞小孩,盡量不要跟他玩。
我其實很受傷,怎麽會是這樣?
與同學誤會摩擦
竟遭老師課堂公審「壞小孩」
花 3 年輔導才走出陰影
國小三四年級時,不知道為什麽會被老師討厭,我有想過我是不是有一些缺點,例如小時候可能比較不會整理服裝儀容,座位也常亂糟糟的。三年級我跟A 同學關係還不錯,但最後也不知道為什麽,A同學慢慢跟我越來越疏遠,有一次排隊時他排在我前面,我個子比較高,會不小心踩到他,他就回去跟媽媽講,因為他媽媽是學校志工,藉著身分跑到班上跟全班同學說,我會欺負人,不是乖小孩,叫大家不要跟我玩。奇怪的是,A同學媽媽在講這些話,老師坐在一旁非但沒有制止,反倒默不吭聲,像是默認這些指控。
在我 9 歲、心智不那麼成熟的幼小心靈中,覺得老師把我認定就是一個壞小孩,他總是把一些比較髒、比較累的工作,分配給我們這群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我當時被分配倒垃圾工作,A同學那時都沒有做好垃圾分類,我請他做,他又回去跟媽媽哭訴。我好聲好氣跟他媽媽解釋,只是請他做好垃圾分類而已,老師便大聲指責:「你怎麽可以質疑家長?還頂嘴!」當天我又被要求罰寫 3 篇課文,我其實就是在這樣子的過程中成長的。
傳道授業有差別待遇
竟是老師對學生霸凌
那時有堂課,類似戶外教學,老師想要帶同學到鎮上走走、認識家園,街上有間豆花店是同學家長開的,他請每個人吃豆花,每個人都開開心心地吃,老師卻不准我吃,豆花店老闆看到也不忍心,就把我的那一碗打包想讓我帶回去。沒想到回到學校,老師竟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我這樣的表現是不可以吃這些東西的。
還有一次,我媽媽那時候生病,住院 10 天,我從來沒離開她那麼久,小小年紀的我那時做了一個滿大膽的決定──逃學去醫院探視媽媽,隔天到學校,老師把我叫起來,跟同學們說:「你媽媽生病住院,你還逃學,讓媽媽這麼不放心,你真是個不孝的孩子!」「才沒有!我只想見我媽媽。」當時就在課堂上反駁,但同學就會覺得,我怎麽可以這樣頂嘴罵老師,讓我在班上的處境更加困難,我回來跟家人說,我不想上學,那時我是很抗拒的。
老師盲腸炎請假 1 個月
同學敵意竟消失
有一陣子,老師跟我媽媽一樣得了盲腸炎,請假 1 個月,代課老師一來,我發現大家對我的抵觸,好像沒那麽多了,這讓我意識到,其實我在班上的不受歡迎、或被貼上一些標籤,都不是我的問題造成的,那會不會是導師的教學狀況,才讓我在班上的處境這麼困難?
因為有經過這樣的事情,上高中後我到輔導室尋求諮商,大概花了兩三年的事情處理我的情緒,我現在可以侃侃而談,都要感謝高中老師,對我來說,那時遭受老師的霸凌,現在變成我人生中的養分。老師可能還在鎮上教書吧,我是不希望再遇到他,但如果真遇到的話,我可能會跟他說:「謝謝你那時候這樣對我。 」因為這件事情,我的抗壓性變得很強,幫助我去面對一些壓力,也讓我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怒!宿舍『猴』搞事
陳聖儒/23 歲
國二遭到霸凌
這件事情對我雖然身體上,
沒有造成很大的傷害,
但是精神上的侮辱性卻是很強的……
住宿菜鳥盼拓展人際關係
遇『猴子』霸凌 1 個月閃退留陰影
雖然學校離家僅 30 分鐘車程,但因為想在學校多認識人,多交一點朋友,所以搬去學校的宿舍住住看。住進去沒多久,一個身材瘦小的室友跑來跟我說,他在宿舍會受到別人的霸凌,像是被他們要洗衣粉,若不從就會被他們攻擊、欺負,我覺得很誇張,宿舍裡居然會發生這種事,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有一次我在宿舍念書,坐在椅子上,那群會欺負人的其中一個居然拿著一把裝著瓦斯的BB 槍,走進我的房間,朝我的背部跟胸部開了 2 槍,我的胸部和背部當場瘀青,我站起來走到他面前,要把門關起來,那個人用一隻腳把門頂住。「你還有什麼事嗎?沒有的話請你離開!」我說完對方才結束這場惡作劇。
體力太多無處發洩
就是想欺負你!
他們大多是國中生,也有高中生,可能整天閒著沒事做,體力太多無處發洩,所以就喜歡去欺負別人,有一次晚上,我在看書寫作業,他們忽然從門口伸一根竹桿過來戳我的身體,我抓住那根竹桿想要把它撥開,他們幾個人就像拔河一樣,用力抓著那根桿子往後拉,我身體重心往前傾,耳機掉到地上,不然就是趁晚上燈都關了,他們趁我不注意,在門口貼了一段膠帶,我走過去沒注意到,膠帶就黏在眼睛上面。我被他們霸凌,跟舍監反映換房間,想要離他們遠一點,這個事情卻被那群『猴子』知道,假意要幫我搬床墊,結果把床墊丟在樓梯滑下去,還在上面撒尿。
舍監撒手不管
被霸凌經驗留陰影
我當然跟舍監說了,他只是淡淡地回我:「沒有人證也沒有物證,我處理不了!」我爸媽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決定不讓我繼續住宿,短短 1 個多月又搬回家去。我讀的是私立學校,他們的態度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夠把學生送進去私立學校的家長們,一定都是有權有勢有背景的人,學校當然不希望得罪那些家長。
這件事情對我身體上沒有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是精神上的侮辱性卻是很強的,我一直覺得自己沒辦法保護自己。上了大學之後,決定在網路上成立一個反霸凌社團,如果有人可以在上面講自己被霸凌的經驗,其他人可以提供協助,運用「鄉民的力量」揪出霸凌者,跟他講這樣是不對的,要求他道歉。我希望把我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大家知道,讓大家可以去改變這種霸凌的世界,希望大家都可以站出來,勇於分享自己的經歷,那些霸凌者會比較收斂,他們就不敢這麼做。
輔導老師的三頭六臂
崔興安/32 歲
輔導老師
身兼A、B 兩校的輔導老師,學生有狀況我不一定能夠立刻趕回去,
事後再處理學生可能覺得沒事了,但我覺得那也不是真的就沒事……
政策不給力
身兼 2 小校輔導老師分身乏術
只能看學生爆炸
我當輔導老師已經 2 年了,當輔導老師之前,我做了 7 年的特教老師,接到的個案都是網路霸凌,學生私底下會在網路或社交軟體創群組、開社團,找一些自己的朋友,把霸凌的人跟被霸凌的人拉進來,在那個群組裡面彼此叫囂嗆聲。
之前的個案,有 2 個女生,她們是死對頭,在學校裡看不出來她們有什麼異狀,但在網路上卻暗潮洶湧,互罵啊,甚至找乾哥乾姐進群組裡面罵,威脅對方「你小心一點,我會找人去打妳!」當然個案就會感到非常害怕。甚至有一個孩子被嚇到不知道怎麼辦,也不敢跟老師說,因為怕會被老師或家長罵,所以帶了刀子到學校來保護自己。
家長無力管
老師交心傾聽
那2個互為死對頭的女生,她們的父母支持可能不是那麼好,平常忙於工作,或者也有隔代教養,家長回到家就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休息的時間,覺得你們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哪有我工作累?你們受的這些苦,在學校面臨到的挫折,一定都沒有我工作上的挫折多。因為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我的個案就可能會做出一些割腕的不理性行為,以抒發她的壓力或焦慮。
我就是邀請她們來到我這裡,做一些情緒上面的抒發或宣洩,甚至在學業上、平常跟同儕的情感、家庭狀況,她都可以來我這裡發洩,不管用什麼方式,發洩完後我就會跟她們說:「妳在我這裡罵得再凶都沒有關係,只要妳記得一定要用適當的方法,不是傷害自己或別人,這都不是最適宜的方法。」
人力不足得兩校跑
輔導工作吃力不討好
我是隸屬 2 個學校的老師,我們學校只有 18 班,教育局覺得我這樣的班級數太少,所以我需要再多跑一間學校,所以我 2 校加起來是 30班左右。最大的難處在於,假設我在A 校,如果B 校的學生有狀況,我沒辦法立刻回到該校處理。我們的個案數或班級數沒那麼多,但其實在特定的季節,比如說冬天的時候,可能憂鬱或輕生自傷的個案就會突然出現,又或者像是夏天,那些情緒比較高漲、比較有攻擊行為的個案,也會同時開始出現一些適應不良的狀況,事後我再回去處理,學生的情緒已經過了,可能也不想再去談,覺得沒事了,但我覺得有時候也不是真的就沒事。
其實處理個案,不是只有教育現場,學生很多的適應不良問題,或者其他的偏差行為,都是整個大系統問題,包含家庭、學校,只靠學校的輔導老師處理,不太容易可以馬上改善,很多家長自己也需要一些心理上的支持或資源來介入去幫助他,他才能夠助孩子。輔導應該多管齊下,大家一起合作幫助孩子,才會進步和成長。
「 霸凌不是一瞬間發生的,它是有一些測試的過程,在動力形成前,
如果老師就有敏感的察覺到,就不會走到霸凌這一步。 」 ── 兒福聯盟督導 邱靖惠
校園霸凌不減反增
通報數據背後藏隱憂
國內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且通報案例有連年增長的趨勢。根據教育部2024 年 1 到 6 月校安通報各項數據,高中以下到幼兒園校安事件總計 15萬4695 件,其中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就有 1 萬 4931件。
進一步觀察前一年,也就是 2023 年 1 到 6月,高中以下到幼兒園的校園通報數據,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共有 1 萬 2006 件,國小 4398 件。但到了 2024 年,國小竟暴增為 6142 件,已超越國、高中成為第一,顯示校園暴力問題有年齡下降的趨勢。兒福聯盟督導邱靖惠分析,這可能與少子化有關。孩子們從小與大人相處較多,缺乏與同齡人互動的經驗,容易產生誤解與排擠。她也補充,孩子上了高中後,因為社會化的關係,較會在老師面前隱藏情緒,也可能因此沒被發現衝突問題,而出現黑數。 從另一項學生對學生之間的校園霸凌行為通報數據來看,近 5 年來,案量更有如雲霄飛車般增長。
近5年「生對生」校園霸凌事件通報總件數
本統計圖表為「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系統」統計數據
教育部的通報數據顯示,台灣校園霸凌案件的通報率年年上升。為了更深入了解國內的校園霸凌現況,《NOWnews 今日新聞》與《兒福聯盟》攜手合作,透過兒福聯盟的第一手資料,以網路匿名方式在 2023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間,進行線上問卷調查,總計 8521 位學生回應問卷,54.6% 為國中生、45.4%為高中生;男生占47.9%,女生50.4%,其他(註1)占 1.7%,盼透過蒐集到的數據,更了解學童在校遭遇霸凌的真實情況。
(註1:性別「其他」在此是指個人自我認同,非上述傳統二元性別分類者。)
兒福聯盟督導邱靖惠透露,這份調查報告因為採用網路匿名形式,讓未成年學童不必擔心真實身分曝光,創造讓孩子勇於說實話、可以安心作答的調查方式,此次調查結果與兒盟第一線觀察的霸凌現況相當接近,可信度相對高。另外,邱靖惠也表示,目前觀察學校端遇到疑似霸凌案件,雖都有積極通報,但實際成立的霸凌案件卻僅有 2 成,顯示能真正有效處理的案例仍然有限,她建議想要徹底解決校園霸凌問題應提早預防,並仰賴導師第一線及時發現與處理。
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 !
「微歧視」成霸凌前兆
據兒福聯盟調查發現,15.1% 的兒少曾有被霸凌經驗(包含網路、肢體、言語、關係霸凌),當中更有逾 3 成兒少曾被「微歧視」。「微歧視」一詞指的是雖不到霸凌程度,但對於心思較細膩的孩子,可能還是有不舒服的感覺。邱靖惠進一步解釋,「微歧視」跟「霸凌」最大的不同,在於有沒有「惡意」,她舉例,像是有學生不經意地對同學說:「妳單親還能考上北一女好厲害喔。 」或揶揄原住民同學「你能考進來應該是靠加分吧?加了多少?」這種看似沒有惡意的言語,卻已讓當事人感到不舒服,就可稱之為「微歧視」。
這份網路調查也試圖了解學童面對微歧視時的心理狀態。在可複選的情況下,最多人反應被微歧視的負面感受是「覺得自己跟大家格格不入」占 60.9%,其次是「感覺被孤立邊緣化」58.1%,還有「遭人貼標籤」、或「被刻意模仿言行舉止」。
另外,多數學童表示自己的「外貌」最容易遭微歧視,占62.2%;再來是「家庭狀況」,例如單親或家境,以及「種族」,像是原住民或混血兒,還有「性傾向」與「性別氣質」,都是學生認為容易遭微歧視的特質。
國外研究學者Marla E. Eisenberg 指出,曾被微歧視者會造成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如焦慮、憂鬱),或降低學校參與(如拒絕上學)。 簡單來說,學者認為微歧視造成的傷害等同霸凌!且微歧視本身某些樣態,如加害者有刻板印象、邊緣化、不接納被害者等行徑,其實已跟霸凌無異。
被微歧視的狀況
(樣本為被微歧視的兒少,N=3269)
(資料來源/兒福聯盟提供)
不一樣的特質類型
(樣本為有不一樣特質的兒少,N=3269)
(資料來源/兒福聯盟提供)
霸凌無所不在! 兒盟曝4點初步判斷
誠如學者所述,微歧視即是霸凌的一種樣態,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處在被霸凌的情況中呢?
兒福聯盟也提供 4 大判斷方向,讓學童可以自我檢視,進而能採取解決之道並尋求協助。
1. 持續:令當事人感受不適的行為一再持續發生。
2. 侵害態樣:透過某些方法,直接或間接對他人做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
3. 故意行為:個人或集體的故意行為。
4. 損害結果:使他人產生畏懼、身心痛苦、財產損害,或影響對方進行正常學習活動。
(資料來源/兒福聯盟提供)
家扶中心社工吳玉君建議,家長或師長平時可多鼓勵孩子,遇到霸凌、微歧視要勇於說出來,若孩子比較害羞、不善表達,也可用不同方式讓他們表達出來,例如透過畫圖,或寫紙條給老師。透過這樣非面對面的方式,使較內向的孩子也能大聲說出內心話。
校園霸凌對於處在成長階段的學童,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的行為,都可能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深遠影響。透過教育、輔導與多方合作,甚至親屬和老師能在關鍵時刻及時察覺,或許就能避免霸凌事件造成的遺憾不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