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溫,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層層堆疊,截至4月11日已飆到125%,影響也逐漸浮現在實體經濟上——尤其是航運業首當其衝。根據統計,中美航線的貨櫃運力在短短幾週內,已大砍近四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自華泰期貨的初步統計指出,4月14日至5月11日之間,中國出口美國的西岸、東岸航線各有13個航次遭取消,一個月內合計26個航班喊卡。這讓整體中美航線的運力大幅萎縮:第19周(5月5日至5月11日)運力僅剩23萬個20呎貨櫃(TEU),與第15周相比,足足少了 14.6萬TEU,等於掉了將近40%。
中國本地的貨運代理與廠商也感受到壓力,許多美國客戶已經停止報價與下單。一名深圳做科技產品外銷的業務直言,從前美方客戶還會希望「壓低價格」來抵掉關稅成本,但當關稅高到125%後,「乾脆放棄掙扎,價格談再多也沒意義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甚至有貨運代理表示,「前腳才剛談妥報價,關稅政策馬上變,根本沒辦法接單。」這樣的市場混亂,也使得不少物流公司主動選擇「暫停業務」以避開風險。
航運研究機構德魯里(Drewry)也指出,高額關稅已讓美國買家開始猶豫是否繼續從亞洲進口。最新報告顯示,今年3到4月期間,亞洲至北美、歐洲、跨大西洋等主要航線共取消198個船次,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135個,其中亞洲—北美的取消量最多,預估未來5週內,該航線有高達53%運力將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