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將會發生2次「月全食」,由於月亮會呈現紅銅色光輝,因此又被稱為「血月」;
而今年首次血月將出現在本週五(3/14),主要觀賞熱區落在美洲和東太平洋地區,台灣雖然要等到9月8日第2次「月全食」才能觀賞,但仍可透過直播欣賞這個罕見夜景,《NOWnews》也整理血月相關資訊,陪民眾一起預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月全食、血月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
台北市立天文館助理研究員段皓元指出,
月食是月球在公轉軌道上運行時,正好進入地球的影子區內, 原本照射月面的太陽光被地球遮掩,導致月球無法反射陽光被隱沒。
至於血月,則是因為在月球「全食」階段,月面會完全隱沒在地影內,
但陽光在穿過地球周邊的大氣層時,部分的紅色光會被大氣折射到月面上;因此我們眼中的月亮,會呈現暗淡的紅銅色。
▲月球在公轉軌道上運行時,會在特定時間進入地球的影子區內, 原本照射月面的太陽光被地球遮掩,導致月球無法反射陽光被隱沒,形成月全食。(示意圖/取自Pexels)
🟡
2025月全食、血月時間
今年全球將發生兩次月全食,分別在3月14日和9月8日;3月14日的月全食,
整個過程長達6小時2分37秒,其中本影食歷時3小時38分15秒,全食階段持續1小時5分24秒。
段皓元說明,月食現象其實每年都會發生,本世紀(2001至2100年)全球各地總共會有228次月食現象,其中月全食86次、月偏食57次、半影月食85次;
台灣上一次能看見月全食是2022年11月8日,下一次就是2025年9月8日。
▲2025年全球將會發生2次「月全食」,台灣要等到9月8日才能觀賞。(圖/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
月全食、血月過程
◾
半影食始:月面與地球的半影區第一次外切,半影食開始,月面稍微變暗。
◾
初虧:月面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偏食開始,月面開始出現缺角。
◾
食既:月面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內切,全食開始,月面呈現暗紅色。
◾
食甚:月面中心與地球本影中心最靠近的時候,也就是掩食程度最大的時刻。
◾
生光:月面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內切,全食結束,月面缺角逐漸縮小。
◾
復圓:月面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偏食結束,月面不再缺角。
◾
半影食終:月面與地球半影第二次外切,半影食結束。
🟡
2025月全食、血月觀測地點和直播
段皓元提及,本週五的月球是從地球半影北側穿過,因此台灣看不到,
美洲、東太平洋可見全程,南美洲東部部分地區可見月沒帶食,大洋洲、日本、韓國可以看見月出帶食;雖然本次月全食台灣看不到,但民眾依舊可以透過
直播遠端觀賞。
▲2025月全食、血月完整時序,全程長達6小時2分37秒,全食階段持續1小時5分24秒。(圖/台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