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峇里島到普吉島,東南亞的海灘向來吸引全球旅人的目光,但這片廣袤海岸線背後,擁有豐富的藍碳資源,具備重要的碳儲存潛力。隨著人類開發活動不斷擴張,這些天然碳庫正面臨逐漸消失的風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藍碳是指儲存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碳,包括紅樹林、海草床及鹽沼,碳儲存能力遠高於陸地森林。根據新加坡「國際藍碳研究院」的研究,東南亞是全球最大藍碳來源地之一,但水產養殖和城市開發等人類活動正加速消耗這些資源。
東南亞的藍碳生態系統主要由紅樹林與海草床組成,紅樹林生長於海陸交界,具有防止海岸侵蝕的作用,而海草床則廣泛分布於淺水與半鹹水環境,是水下的天然碳儲存器。
研究員西蒂(Siti Maryam Yaakub)指出,印尼擁有全球三分之一的紅樹林濕地,但其中不少地區已被開發成蝦類養殖場或棕櫚油種植地。在菲律賓與柬埔寨,部分貧困社群因生活所需,將紅樹林砍伐當作燃料木材。此外,海平面上升帶來的侵蝕壓力,也使紅樹林面臨生存挑戰。
即使是如新加坡這樣的發達國家,城市擴張與填海造地長期以來也讓大片紅樹林消失。西蒂認為,海洋土壤沉積物同樣具備儲碳潛力,這些海洋系統需要更全面的保護與管理。
全球擁有豐富藍碳資源的71個國家中,僅約一半將海洋生態納入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NDC),即各國依據《巴黎協定》所提出的減碳行動計畫。
全球森林聯盟政策顧問拉希里(Souparna Lahiri)表示,保護藍碳生態應是各國政府的優先政策,但不應與碳權交易掛鉤。他認為,海洋生態系統是天然的碳儲存器,保護其環境價值應獨立於碳市場之外。「如果用來抵銷工業排放,將無法真正實現減碳目標,反而可能破壞整體的氣候策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拉希里進一步指出,碳排放所產生的影響會在大氣中持續至少百年,即使積極發展藍碳資源,也需數十年才能逐步減少碳含量。因此,所有保育海洋生態的行動,應聚焦於保護自然資源本身,而非依賴其作為抵銷排放的工具。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家早在十多年前便注意到藍碳的重要性,但全球對此概念的認識依然有限,人們更常提及森林而忽略海洋的減碳能力。東南亞作為全球藍碳資源的核心地帶,保護紅樹林與海草床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氣候變遷加劇的背景下,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育將成為抵禦碳排放的關鍵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