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在2021年台灣十大癌症統計中排名第7,當年新增4626例,其中女性明顯較多,有3497人,為女性第4大癌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蔡明霖表示,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癌症,女性發生率為男性3倍,高峰期為35~55歲,不過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而國泰醫院過去收治最年輕病例甚至只有7歲。
甲狀腺癌發生率在最近數十年增加數倍,主因是較小的甲狀腺癌診斷增加,小於2公分以下的甲狀腺癌約佔8成,而死亡率則持續下降,台灣平均每年死於甲狀腺癌的患者已低於200人。
🟡甲狀腺癌症狀:蔡明霖指出,以沒有其他症狀的頸部腫塊為最常見,其餘症狀則有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持續咳嗽、吞嚥困難等。
此外,由於全身健康檢查盛行,在健檢經由甲狀腺超音波而發現的甲狀腺癌,近年也愈來愈多。
🟡甲狀腺癌診斷:蔡明霖表示,常用的診斷工具包括觸診、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甲狀腺超音波導引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基因篩檢、癌症標記檢查等,其中甲狀腺超音波導引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是目前最重要的工具。
若細胞學檢查顯示為甲狀腺癌,則手術後證實甲狀腺癌機率大於99%;如顯示細胞為非典型,則甲狀腺癌機率約15~20%;若顯示細胞為濾泡型腫瘤,則甲狀腺癌機率約20%。
蔡明霖指出,甲狀腺癌細胞對於放射性同位素碘131、鎝99m的攝影能力,平均約為正常細胞的1成,因此可用來區別良性或惡性腫瘤,但準確率較低,因此逐漸被超音波及細針穿刺取代,不過在甲狀腺癌術後追蹤仍扮演重要角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甲狀腺癌治療與成果:手術是甲狀腺癌最主要療法,包括甲狀腺切除術與頸部淋巴結廓清術,可採傳統術式或內視鏡手術、達文西手術等微創手術,不過接受甲狀腺全切除的病人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
至於療效,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患者多可長期存活,第1~3期的10年存活率約90~95%,第4期10年存活率則約50%;甲狀腺髓質癌第1、2期5年存活率約90~95%,第3期5年存活率約80%,第4期5年存活率僅約25%;若屬較少見的甲狀腺未分化癌,則5年存活率只有5%左右。